Life 2.0 我的樂活人生(摘要)


好的想法、新觀念:

*2005年以前,我是個認真的上班族。對我來說:「吃」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工作」。2005年起不上班了,我把生活顛倒過來:「工作」,是為了賺錢來「活著」,是為了好好地「吃」。

*好的人,必須先是一個好得情人。

*Surprise! 生活也是要學習的,可惜的是:我們從來沒有學過。美術課、音樂課、家政課、講性器官的那堂健康教育課,這些課教學生把「生活」過好,你上過機堂?這些課都用來上英數理化,叫學生如何把「工作」做好。這樣長大的我們,自然成為工作超人、生活白癡

*對我而言,樂活的三項基本原則是:「健康、環保、關懷」。

*快樂的秘訣,是順勢而為。

*柏克萊的學教授Michael Pollan估計:製造食物所消耗所有的能量,只有1/5是發生在農場,另外4/5都發生在加工和運送過程。所以不想製造冤大頭的汙染,我們得多吃沒有加工、就近生產的食物。

*「有機棉」(Organic Cotton)仍是最重要的環保材料。它的栽種過程,不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還能改善土質、減少用水。Patagonia雖是一家小公司,卻早很了解到傳統棉花的壞處。1994年,心一橫、脖子一伸,大刀闊斧地全面改用有機棉。

*一名60公斤的成人,一年會排放12700公斤的二氧化碳。這樣的排放量,約需要種植11棵樹才能中和。種11棵樹需要約1800元台幣,於是公益機構(如The Conservation Fund),或私人企業(如Terra Pass)也賣1800元「綠色獎狀」給個人,然後幫買的人種樹。用綠色獎狀來抵銷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歐美是最酷的行為。媒體以「Go Zero」(歸零)或「Carbon Neutral」(碳中和)來形容。

*愛過的人,偶爾打電話關心。

*活著,就是要讓身旁的事物更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至少讓它保持原狀。

*電和愛一樣,夠用就好,不用得就該放掉。在愛情中,發毒誓、做擔保、搞場面、弄特效,都是耗電的花招。真正打動人的,是不插電的枕邊細語,看到彼此的淺淺一笑。

*我投資的哲學一向是:買自己了解、相信、甚至崇拜的公司。買自己了解、相信、甚至崇拜的公司,就像愛上一個自己了解、相信、甚至崇拜的人一樣。那種靈肉合一、汗臭與銅臭結合的快樂,是終極的刺激。

*當你對一個人或地方有了貢獻,你才對那個人或地方有了感情。當你動了感情,你才真正認識你自己。

*慈善的心,加上商業的腦,才能讓樂活事業永續經營。

*我們要贏,但不怕輸。因為輸過的人,才會對生命謙卑。

*所謂「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是指有營收、有獲利的公司,它不靠捐贈,而靠日常的營運自給自足。和一般公司不同處,是它的產品和服務能解決教育、環保、貧窮等領域的社會問題。它用商業的手法來做公益,用企業的力量來濟弱扶傾,消弭不公平。

好的段落/句子:

*我1967年出生,從小就瞎忙,一路忙到2005。忙著搶第一、忙著作榜樣、忙著更上層樓、忙著征服世界。在2004年後期,我知道我必須改變,否則會變成亞歷山大大帝。不是橡他一樣打到波斯,而使橡他一樣早死。

*任由充電器耗電,就像任由情人精神出軌。表面上沒影響,卻大大浪費了她愛你的能量。最糟的是:妳們的愛在空轉,月底的電費還是你來買單。

*社會問題就像癌症,政治是放射線治療、經濟是化療、而文學藝術是中藥。今天的台灣,等不及那械細火慢燉的方法。

*符合生態的景點和愛情,都像黃石公園的「老忠誠」噴泉一樣:持久而規律。

*時間:時間,是一個人最好的朋友。真實的朋友再怎麼好,沒辦法時時刻刻在你身邊。只有「時間」才有耐心和耐力,一直陪伴著你。時間就像寵物一樣,由你支配,任你使喚,不求回報,不對你干擾。這個完美的朋友,唯一不能免俗的是:它也像人一樣會消失。當你走到盡頭,它會無影無蹤。不可能像人一樣,還有回頭與和好的可能。

*<<征服情海>>相信:每一個人在職場上和愛情中,都在尋找「被啟發」(be inspired)的感覺。「被啟發」是種什麼樣的感覺?我想,是看到了某個人、事、物、景、甚至虛擬的小說、電影,期中呈現出的某種作為、價值、情境,讓你感動至深、熱血沸騰。你驚嘆:哇!原來人生可以是這樣!原來那裡還有亮光!於是你覺得有為者亦若是,要用行動去模仿。

知識 & 常識:

*生產1公斤牛肉,要花掉20,925公升的水。比較起來,1公斤的馬鈴薯,只需要1/4的水。

*人放的多是屁話,而動物放的則含有「甲烷」(Methane)。甲烷來者不善,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之一,嚴重性僅次於二氧化碳。

*「食物里程」(Food Mile),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破壞了環境。

*因為種棉,像種其他農作物,會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這些有毒物質,最終通通跑進樂土壤、下水道、或皮膚。以美國的棉田為例,每一英畝(1224坪)的棉田,要用到81到136公斤的化學肥料。製造一件棉T-shirt,平均要用到151公克的農藥。151公克的農藥,倒在蓋子中,沒人敢碰。但做成T-shirt,我們都穿了。除了可能有殘留毒物,種棉非常耗水。位於中亞烏茲別克的鹹海(Aral Sea),1960年是全球第四大淡水內海。40年下來引水種棉,讓它逐漸乾涸成兩個小湖。四周乾涸的湖床,甚至變成鹽化的沙漠。2004年,鹹海總共縮小了50,840平方公里,變成當年的1/4。

*到今天,全世界還有11億人(約全球人口的16%)沒有乾淨的飲用水,每天有5000名兒童因為喝到髒水而死於霍亂、傷寒,和痢疾。

*「京都議定書」規定已開發國家在2012年前,必須把國內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其他的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準以下,開發中國家暫時不用減量。全球有162個國家簽署,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沒有參與。美國是二氧化碳之王,排放量占全球的23%,但布希政府認為「京都議定書」的嚴格規定會影響美國經濟的發展,不買帳就是不買帳。中國大陸和印度排放量共21.6%,但因為開發中國家,也沒有減量義務。一個全球協定,大戶都不參與。要達到預期效應,實在很難。

*「能源之星」(Energy Star)現身14年來,殺死了很多「電子蝙蝠」(Electronic Vampires)。「電子蝙蝠」是能源界的術語,指在不使用時,也會像吸血蝙蝠般大量耗電的電器。

*「油電混合車」(Hybrid Cars)車內有電池、電力馬達,和汽油引擎。低速時,由電池供電給電力馬達,馬達在帶動輪子。高速時,汽油引擎接手來驅動車輪。而煞車時的能量、汽油引擎、或施傳統的插座,都可以為電池充電。TOYOTA的「Prius」,是油電車的明星。每公升汽油跑23公里,一年比同型車省下約950公升的汽油,相當於75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道德基金」(原名Ethical Funds、Social Funds、或Socaial Responsible Investments)。這些基金指投資在公司治理、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上表現傑出的公司,賭場、菸草、軍火等產業都敬而遠之。

*生態旅遊(Eco-tourism)最基本的意義,就是去看罕見的動植物或地理環境。第二個涵義:是不破壞環境,並協助保育。第三個原則,是尊重當地文化,並且活絡當地的經濟。第四個方法,是在旅途中,順便當義工。

*2006年5月,英國出現了「紅色產品」(Product Red,www.joinred.com),創辦者不是政商領袖,而是U2合唱團搖滾歌手Bono。Bono號召蘋果電腦、Motorola、美國運通、Armani、Converse運動鞋,和Gap服飾等名牌,各自推出「紅色產品」,並把部分利潤,捐給非洲對抗愛滋病的基金。

*所謂「Fair Trade Certified」(公平貿易認證產品),是指產品由貧窮國家生產,商家付出比市價更高得價錢買進。目的是讓生產的農人,得到更高的利潤。

*環保材料的三大特色:可重覆使用(如玻璃瓶)、可回收(如紙、玻璃、金屬)、可在土壤或空氣中自然分解(如棉花、紙)。

*22歲以後,精子移動速度每年減慢0.7%。

*「阿茲海默症」俗稱「The Long Goodbye」。意思是說患者的意識常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完全不知道旁邊的家人是誰,但幾分鐘後又回來,繼續吃飯聊天。這種狀態,可能持續好幾年,直到最後,患者完全告別。

名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

*寜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蠟炬成灰淚始乾。

*以心傳心,不立文字。

街頭經濟學(摘要)


Chp1 人類的歷史-始終隨著經濟學原理而進化

01. 為什麼美女總是自是不凡?

*經濟學的核心基礎,其實就是「需求」和「供應」。需求的人變多,價格就會上漲;供應的人變多,價格就會下跌。相反的,價格如果上漲,那需求的人雖然會變少,但供應的人反而會變多;價格如果下跌,那需求的人雖然會變多,但供應的人卻會變少。

*因為很多男人都圍繞在美女身邊的關係。如果用經濟學理論來詮釋的話,那就是需求大於供應。想要的人(把妹的人)多了,當然美女就會自視不凡囉。

*在字典裡,「經濟活動」被定義為「是一種獲取財源,滿足自己欲望的活動(行為)。」也就是說,是把考自身努力所獲取的最終產物,和自己所需要東西做交換的行為。

*那麼,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視不凡的美女願意放下身段呢?答案就是要提升你的自我存在價值,那麼美女就會自動地投懷送抱。你的價值在於你的能力,而能力又和金錢息息相關。

*如果在自己喜歡的男人周圍,出現很多其他女人的話,自己的價值相對就會下跌。那麼,在這個時候女人可以使用什麼方法來克服這個問題呢?那就是要在同一個條件下,讓其他美女和妳沒得比就可以了。套一句經濟學上得專用術語,就是要創造「差異化」

*這種以知性美包裝自己的方式,我們便稱它為「定位(positioning)」。

02. 火、車輪、貨幣,還有數字「0」

*在經歷數萬年的歷史當中,人類經歷了幾次巨大的變遷。發現「火」使人類脫離了原始狀態,發明「車輪」使人類懂得善用大自然的力量,而發明「貨幣」則讓人類可以很自然地進行交易。

*這可以從代表「資本」的英文單字「capital」是來自有牛頭之意的「caput」這點知道,過去家畜有被當作原始貨幣使用的蹤影。此後,金、銀等具有保值價值的貴金屬便一直代替了貨幣的角色,我們稱之為「本位幣」,而近來使用的紙鈔,因為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貨幣,我們便稱之為名目貨幣或法幣。所謂法幣就是指貨幣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只代表了政府所保證的交易方法。

*另外,「0」的發現所以會偉大,更是因為它革命性的改變了人類思考模式。因為它,出現了負數的概念,也導入了無理數、複數等概念,更加擴展了人類思維的領域。

03. 握好你的「欲望街車」方向盤

*唯有經濟學是正向,而且是全盤接受人類無限欲望的一門學問。

*這一切全都是因為人有無限的貪念使然,而可以容忍這一切貪念的,也就是資本主義的社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把人類的欲望本身視為是原始的「生命力(ibodo)」。由於人類的欲望是無限的,所有當滿足了一個需求時,往往並不會因此而滿足,進而還會轉移到更上一層的需求。

*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把人類的需求分為5個階段:一、人類的最基本需求是生理的需求(psysiological)。食、衣、住以及想要愛的需求。二、再來是對安全的需求(safety)。三、其次是對愛的需求(love)。這是找尋社會上的歸屬感以及被認定的需求。四、自我尊重的需求(self esteem)。這是名譽、權力有密切的關係。五、最後就會出現自我實現的需求。

04. 流竄在市場裡的經濟微血管

*所謂「市場」就是指交換財貨和勞役的地方。

*市場也代表著需求和供應的相遇、資訊的交換、價格的形成、交易的完成等意義。

*亞當史密斯認為,「當市場機能趨於穩定,個人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努力時,往往也會為社會整體代來最大的利益。」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概念。

*經濟學是一門由一連串無數假設價架構起來的學問。這個假設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甚至有時候也不一定是對錯得問題,可能只是觀點上的差異。

*一般而言,像水和空氣等存在於自然狀態下,且可以不花任何代價任意取用而非稀少有限,這類東西我們稱之為「自由財」,而稀少且需要付出代價才能取得的東西,我們稱之為「經濟財」。

*為了賺錢而所使用的手段,我們便稱之為經濟活動。

*經濟財有可區分為擁有物質型態的財貨和沒有形體的勞役兩種。勞役同常也稱之為「服務」。

*做選擇就必須付出叫做「成本(cost)」的代價;透過選擇所得到的好處或滿足感,則稱之為「利益(benefit)」。我們之所以會做選擇,便是認為從選擇中所得到的利益會比所付出的成本大的關係。

*當你選擇其中之意而放棄其他選擇的時候,從被放棄的那一個選擇中所能得到的最高價值,就是我們稱之的機會成本。又如你到戲院去看電影,那這時候你的花費並不是只有電影票7000韓圜,而是要加上,假設你利用看電影的2個小時可以打工賺取1萬韓圜的話,那看一場電影所花費的機會成本,就應該以17,000韓圜來計算,而做最後的決定。

*如果你所做的選擇合理,就會成立以下的假設:選擇的利益(所選擇的價值)>機會成本(放棄的價值)。

*A君只聽從別人的建議,就把1億韓圜全部投入股市裡。但是,小道消息難免不牢靠,股市驟然下跌,市值頓時蒸發了一半。雖然,一般人有損失就會想馬上斷頭出場,但是,考慮到「本錢」,卻讓A君遲遲提不起勇氣下決定。這個時候,所「損失的錢」就叫做沉沒成本

*在英文諺語裡有這麼一句話:「Let bygones be bygones.(讓過去的回憶就讓它成為過去吧!)」

05. 左右市場的神奇力量

*所為市場,是指買賣特定財貨或服務的人,見面交易的場所。人和企業是需要錢來運作,但是,左右市場體制的卻是「價格」。市場會隨著需求者和供應者之間所呈現力量的相互關係來形成價格,而再以這個價格為中心完成交易。

*價格上漲時,需求就會減少;價格如果下跌,需求就會增加。

*價格上漲時,供應量就會增加;價格下跌時,供應就會減少。


*由於需求和供應兩大曲線,互相成反方向移動,因此必然會形成兩曲線的交叉。在這兩曲線交叉之處,就會決定價格交易量,這就是價格的供需調整機能。價格不僅會調整需求和供應,也會調整資源的分配。

*如果我們對價格的供應呈慢半拍反應的過程用圖形繪製的話,它會呈現類似蜘蛛網狀一樣,所以我們也稱它為「蜘蛛網理論」。圖中P、Q、D、S、分別是價格、產量、需求函數和供給函數;t為時間。根據上述模型,第一時期的價格P1由供給量Q1來決定;生產者按這個價格來決定他們在第二時期的產量Q2。Q2又決定了第二時期的價格P2。第三時期的產量Q3,由第二時期的價格P2來決定,依此類推。由於需求彈性、供給彈性不同,價格和供給量的變化可分三種情況:

① 當供給彈性小於需求彈性(即價格變動對供給量的影響小於對需求量的影響)時,價格波動對產量的影響會越來越小,這樣幾經反復,價格和產量的波動就越來越弱,最後會自發地趨於均衡水準。如圖1所示。供給彈性小於需求彈性為“蛛網穩定條件”,蛛網向內收縮,稱“收斂型蛛網”。

②當供給彈性大於需求彈性(即價格對供給量的影響大於對需求量的影響)時,價格波動對產量的影響會越來越大,這樣幾經反復,價格和產量的波動就越來越強,最後會離開均衡點越來越遠。這種蜘蛛網式的波動被稱為發散型蛛網。

③當供給彈性等於需求彈性時,波動將一直迴圈下去,即不會遠離均衡點,也不會恢復均衡,如圖3所示。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相等為“蛛網中立條件”,蛛網為“封閉型蛛網”。

*需求與供應理論被忽略的情況:當然也有些商品會忽視需求和供應法則。像是高價的奢侈品或者具有炫耀性的消費商品,必須價格上漲財有辦法銷售出去。高價的奢侈品實因為一般人無法輕易擁有所以才有價值,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擁有,它就不會有任何價值了。

*需求與供應理論被忽略的情況:市場上吹起的投機熱潮也是一樣。投機熱潮如果太過熱,那價格越上漲就會感覺越有上漲空間,因此,就會造就需求更增加。這就是所謂的「假需求現象」。

*獨占與寡占:在市場中,通常都是由供應者決定所有的價格以及物量等,我們稱之為「獨占市場」。若是只屬於2~3個供應者的市場,我們便稱之為「寡占市場」。例如一個國家的航線就是屬於這類型的市場。在寡占市場裡,供應者藉由互相自制誇大的競爭,以維持向對高價的方法來左右市場。

06. 人類最偉大的交換制度--婚姻

*與其自己擔當所有一切,不如分工合作的就叫做分業

*首先把分業的優點做理論性分析整理得人就是亞當史密斯。其著作是後來被古典派經濟學者視為教科書的<<國富論>>。國富論正確的名稱是「有關國家富有的原因和其性質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在這本書裡,他所強調的核心要素有三個:
($)發揮分業的優點,提升國家整體的生產性。
($)發揮自由放任的效果。
($)透過國家間的自由貿易,累積國家財富。

*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差異便在於交換

*法國的人類學家曾經說過,婚姻是人類創造出來最偉大的交換制度。根據人類學家的說法,人類在脫離原始狀態後,受限執行的制度就是「禁止近親婚姻」。對當時而言,禁止近親婚姻並不是因為道德或倫理、優生學等問題。而是因為,我所屬部落的女兒,有和敵對部落結為婚親血緣,交換價值的緣故。

07. 看穿麵包和咖啡「價值」的經濟眼

*意思就是,如果某一種財貨以100元價格完成交易的話,那購買者個財貨的人,就會從中獲得超過100元以上的效用價值。「購買者的商品價值=100+a」

*運動場上,也會隨時發生選手之間的交換。假設A隊有個一壘手兼第7棒打者,他擔任一壘手的角色,雖然表現令人滿意,但是,打擊卻很有問題;但是相對於缺少一壘手卻不乏打線的B隊,他就可以被接受,如果雙方能達成協議,便有可能完成交換選手的交易。諸如此類的例子顯示,一個產品的價值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因此,根據交換當事人自律性判斷所完成的交換,就會是大家都滿意的交易。所以,交換可以稱之為相生之路。

*亞當史密斯和李嘉圖,也都是主張自由貿易的人。但是,以理論性的根據來分別,如果說亞當史密斯的理論是「絕對優勢(absolute advantage)」的話,那麼李嘉圖的理論便可以稱之為「相對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

*絕對優勢:生產1個單位的羊毛時,英國需要投入3名人力,而法國需要投入6名人力。相反的,生產葡萄酒時,英國需要投入6名人力,而法國僅需要投入3名人力。如果英國專注於洋毛生產,而法國專注於葡萄酒生產的話,那英國可以利用9名人力生產三個單位的羊毛,而法國利用9名人力也可以生產三個單位的葡萄酒。如果英國和法國彼此各交換一個單位的洋毛和葡萄酒的話,英國就可以獲得兩個單位的羊毛和一個單位的葡萄酒,而法國可以獲得一個單位的羊毛和兩個單位的葡萄酒,這就是亞當史密斯所主張的絕對優勢。像這種情形,如果每個國家都擁有一項絕對優勢的項目,那問題就很簡單。但是,如果都沒有絕對優勢的國家,該怎麼辦呢?如果根據亞當史密斯的理論,那就不會發生任何貿易。在絕對優勢理論下,國際貿易只能被有所限制。

*相對優勢:假設有A、B兩個國家。A國為了生產羊毛需要投入90的成本,而為了釀造葡萄酒需要投入80的成本;B國為了生產羊毛需要投入100的成本,而為了釀造葡萄酒需要投入120的成本。A國在羊毛和葡萄酒方面,都占有絕對的優勢,但相反的,B國在各方面都占絕對的劣勢。接著,我們來尋找兩國的相對優勢項目。如果只看羊毛單一項目的話,A國的成本是B國的0.9倍,而B國的成本是A國的1.1倍。如果只看葡萄酒單一項目的話,A國的成本是B國的0.67倍,而B國的成本是A國的1.5倍。兩國之間的差異是,羊毛是0.2,葡萄酒是0.83。雖然A國的羊毛和葡萄酒都占有優勢,但是如果A國專注在相對生產費用差距比較大的葡萄酒上,而B國專注在相對生產費用差距比較小的羊毛上的話,那麼若能互相交換其最終產物時,就會帶來更佳的利益,這便是相對優勢理論。

*用更少的生產要素而製作同等量最終產物的人,會位居在絕對優勢。而用更少的機會成本而製作同等量最終產物的人,就會位居在相對優勢。雖然,有時候會出現全方位的天才,但是,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一項較別人擅長的話,就應該專注在那上面,這就是絕對優勢。那麼,在任何一方面都無法嶄露頭角的人該怎麼辦呢?那就專注在相對優勢中差距較小的項目上,如此對個人或國家、社會全體都有較好的貢獻。

*依據相對優勢理論的自由貿易,對強勢項目雖然很有利,但弱勢項目有可能會因此落後。

08. 經濟學家都能賺進大把鈔票嗎?

*經濟學是在探討個人財富前,先憂心過家整體生存問題的一門學問。因此,大部分經濟學者都對國家
、社會存有一種使命感。

*凱恩斯認為:多數人認為會漲的公司股票才會上漲。

*首先倡導有效需求概念的仁並不是凱恩斯而是馬爾薩斯(Malthus,Thomas Robert )。如果要擴大有效需求的概念,消費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金錢就像我們身體內的血液一樣,需要不停的反覆循環,如果一旦發生堵塞,阻止血液流動的話,就會產生動脈硬化等症狀,著就是經濟學裡的不景氣。

09. 左右經濟發展的原則

*為了要成為行為合理的經濟主體,你必須要知道以下幾項經濟原則:
($)最少成本原則:為了一定的效果,要懂得支付最少成本的原則。
($)最大效果原則:以有限的費用,達到最大效果的原則。
($)最少成本費用,最大效果原則:使成本和所獲得之間的差異,成極大化的原則。

*經濟學是以或然率來推測全體的行為模式,而以心理來推測個別主體的行為模式。因此,在經濟學的周圍,始終可以看到數學與統計學,還有心理學的蹤影。

*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遞減法則:不管是什麼東西,當東西越來越多、擁有的越來越多時,帶給我們的滿足感自然也會越來越少。假設第一個麵包所帶來的滿足感是100的話,那麼第二個麵包所帶來的滿足感可能就會降到70,第三個麵包所帶來的滿足感更會降低到30。諸如此類,從最後一次選擇中所獲得的效果,我們稱之為「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而從相同財貨中所得到的滿足感日漸減少的現象,我們便稱為「邊際效果遞減法則」。首次提出這個理論的人是德國經濟學者赫爾曼高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赫爾曼高森認為效果和欲望的強度成正比,而和財貨的存量成反比。因此,每當財貨的量增加一個階段時,邊際效應就會漸漸減少(獲得的效果減少),所以我們也稱它為「欲望胞和法則」。若要一個肚子餓得人,從麵包、蘋果和咖啡中選擇一樣的話,他首先會選擇麵包。第二次和第三次,說不定也會選擇麵包。但到了某個程度,當肚子已經胞了之後,這次他可能會選擇蘋果來代替麵包,如果要求他再選一樣,他就會選擇咖啡。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結果呢?那是因為,人類會依據邊際效用的高低順序來做選擇的緣故。如此,消費者從各種財貨中所獲得的邊際效用就會均相等。我們稱它為「邊際效用均等法則」。當邊際效用均相等時,整體的滿足感才會最大。

*收穫遞減法則:在一定的土地面積上,不會因為投入雙倍的勞動力而使得收穫量增加到雙倍。「每當增加一個單位的勞動力時,並不能因而提高生產性,反而有時收穫呈現減少的傾向」,這就是馬爾薩斯提出的「收穫遞減法則」。

*收穫遞增法則:自從實現了規模經濟之後,收穫遞減法則也慢慢變得不再適用了。隨著大規模生產設備的設置,其生產性不但越來越高,單位的平均價格也變得越來越低。像電腦或通訊業,其收穫遞增的現象反而有越來越強烈的趨勢。

10. 「看不見的手」vs. 「看的見的手」

*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中所強調的其中一項內容是,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的自律調整機能。意思是說,如果把市場交給經濟主體的利己之心(自私)的話,由「看不見的手」所推行的經濟行為會把國家的財富均衡調整到極大化的方向。需求和供應會由叫「價格」的看不見的手自行做調整。這就是以亞當史密斯為首的自由主義經濟學者們的主張。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在保障個人最大的自由這一點上,深受大家歡迎。尤其是對那些在利己自私的心和良心之間苦惱的企業而言,等於是賜予了免死金牌。

*重商主義者把金和銀,視為國家財富概念的根源。但是,亞當斯密斯卻對此予以反駁。當時在歐洲國家中,擁有金和銀最多的國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但是,國民卻免不了貧困。亞當斯密斯主張,不是金和銀,而是國民所消費的商品才是國家的財富。為此,他也主張必須要投資在雇用勞工效果高的製造業上,透過分業具備了大量生產體系的話,就可以增進國家的財富。

*亞當斯密斯自由放任理論,為經濟大恐慌提供了起端,因而後來受到馬克思和凱恩斯德嚴厲批判。

*1929年在美國爆發的經濟大恐慌是自由主義經濟學所面臨的最大危機。在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紐約股票面臨了史無前例的大暴跌,當天一天的股價暴跌了43%。把房子拿去做抵押貸款而投入股票市場得很多人,一天之內就賠掉全部的財產。這一天的重頭好戲便是高空彈跳,在股票市場賠掉所有財產的投資者中就有11人,把上證劵公司的屋頂,從上一躍而下結束生命。而那些把錢借給投資者的銀行業受到牽連開始動盪不安。當銀行開始產生動盪不安時,那些把錢存在銀行裡的人們便認為銀行不可靠,開始出現大批的提領人潮。這個餘波導致了銀行一一面臨倒閉破產。關門倒閉的銀行就超過500多間。也因此使得900萬存款戶的存簿變成廢紙一張,超過1200萬名失業者,被迫流浪到街頭。這就是美國的經濟大恐慌。爾後,一直到1933年,股價指數下跌了80%。亞當史密斯的看不見的手也因為經濟大恐慌變得一文不值。

*惡性循環:有效需求不足->購買力降低->投資減少->雇用減少->企業破產->經濟大恐慌。

*所以,替代看不見的手,便出現了「看得見的手(visible hand)」。同時也主張,政府應視己為經濟主體的一部分,也要積極參與市場機能。

*凱恩斯分析,把經濟大恐慌的發生和大量失業事件的責任,歸究在有效需求的不足上。有效需求如果減少,企業的利潤會減少,如果企業的利潤減少,就會增加勞工的解雇,減少勞工的雇用,如果雇用減少,所得就會減少,最終又會導致需求的不足。這是需要政府介入來彌補供應和需求之間所產生缺口的理論,也就是「修正的資本主義理論」。

*當1932年當選美國總統的羅斯福通過了包括政府的積極市場介入,透過大規模的財政支出創造雇用,為了雇用安定導入各種社會保障制度等14條的「新政策」。根據羅斯福的新政策,美國的經濟慢慢開始有了起色,而藉此羅斯福也再次當選了1936年的總統大選。由於再次的當選,羅斯福的新政策獲得盈餘的彈性空間。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由於戰爭的需求,美國的經濟才完全甦醒過來。

*善性循環:有效需求增加->企業利潤增加->投資擴大->雇用擴大->所得增加->有效需求增加。

11. 團體的「貪」反而不是「善」的表現

*團體的要求所以會容易受到斥責的原因是,個別經濟主體的行為是建立在兩邊都可以同意的前提下,以價格為媒介,採取和平方式所達成的協議。但是,團體卻是以單方面、採取暴力的方式去達到他們的訴求。

*我們必須要先承認人是貪心的。但是,如果貪心超過某一程度,進而影響到社會大眾和自己的話,貪心就會變成貪欲。

12. 二八法則 vs. 長尾理論

*二八法則:一個國家80%的財富,是由全國人民中的20%所擁有;企業總銷售額的80%,是來自20%的商品。如果生產10種商業的企業,其總銷售額為10億時,其中2種商品的銷售額就占8億。銀行裡80%的儲蓄金,是由20%的顧客所存取。

*長尾理論:圖一為長尾理論示意圖,圖中縱軸為人口( popularity ),橫軸為產品( products ), 根據此分類區分為大頭( head )與長尾巴( long tail ),該理論表示我們應該反向思考,不再是集中精神於前百分之二十的大頭,而是應該注意百分之八十的長尾巴。換句話說,全球化時代(根據長尾理論),企業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提供一平台(特別是網路平台),將不同種類的商品(對應到小市場)集合成一大市場,並提供服務給原本百分之八十的客戶群以獲取最高報酬與利潤(此理論另一意涵在於如何提供平台或整合平台,並且佈局以往所忽略的市場)。例如亞馬遜網路書店的顧客廣泛地遍布在各地。但是,在網路世界裡根本不存在空間的概念。網路商務就是把像散沙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顧客,一一聚集、積沙成塔的最佳例子。

13. 1+1+1=5?

*綜效(synergy)是合成和能量的組合單字。當兩個個別的力量合而為一的時候,就可以產生超過各自所擁有的力量的一種組合,我們即稱之為綜效。

*綜效效果只出現在水平結構中。如果成垂直結構連結時,就無法呈現綜效效果。微軟、IBM、英特爾的黃金鐵三角形成水平連結而呈現的綜效效果,就是代表著今日的電腦革命以及網路革命。我們來看一下,在他們形成黃金鐵三角連成水平結構以前的情形。以前的IBM、Data General、Gigital Equipment,各自在自己的城堡裡,垂直狀發展他們自己的電腦產業。在這裏所謂的垂直發展,是意謂著這三家公司都各自擁有發展電腦產業所需要的所有A到Z垂直組織。他們各自生產中央處理器系統、架構營運系統、生產電腦,甚至於連電腦軟體也獨自開發。後來,微軟、IBM、英特爾的黃金鐵三角形才代替了原來的結構。英特爾生產半導體、IBM生產電腦硬體、微軟設計營運體系而建立標準化。所謂的開放型標準。結果,電腦產業就被他們征服了。諸如此類,互相彌補的合作關係,也是一種創造綜效效果的水平平台。

*把電影院全部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吸引顧客的效果,可以創造出比單獨一家電影院時更多的顧客。況且複合式電影院不僅是播放電影而已,已經成為家庭和情人間,外出或消磨時間的地方;成為又看電影、又吃東西、又玩遊戲,可以消模一天的地方。複合式電影院的誕生便稱為振興電影產業最決定性的際會。

*加油站如果可以兼營便利商店,或簡單的維修工作,這也是把綜效效果極大化的方法之一。

14. 受擠壓的氣球

*在經濟學的用語中,有一個叫做「氣球效果」的專用術語。意思就是,當用力按著充滿氣體的氣球一邊時,由於氣球內部的空氣受到施壓,導致氣球的另外一邊會鼓起來。氣球效果是被用來形容,當解決一個問題後,因而在其他地方產生新問題時所使用的專用術語。例如當韓國在嚴格取締不法賭場所的時候,前往澳門的出國人數就增加了60%,這全都去了賭場合法的澳門。如果沒有根本對策可以彌補需求的話,這樣的氣球效果不可能會消失。

*投資資本會往來金融和不動產之間做投資。當銀行利息高的時候,資金就會湧入銀行,而當銀行利息低的時候,就會湧入股票或不動產上。經濟變動越來越嚴重,一窩蜂現象頻繁的話,這樣的氣球效果也會不斷出現。隨著如何看待氣球效果而施予對策,就會機會賺到大筆報酬。當然,不要忘了也有可能會出現相反的結果。

15. 通貨膨脹的威脅

*為了確保大規模的投資財源,政府的貨幣增發也會是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

*當通貨膨脹發生時,物價會呈全面性的上漲而經濟成長就會趨於遲緩。

*當通貨膨脹進行時,國家整體會為國際收支帶來不良的影響。這是因為輸入會增加,輸出會減少的關係。另外,投資人會迴避。當通貨膨脹的時候,由於資金無法投入長期又具生產力的地方,便會轉移到資金回轉率較快,貨這可以防通膨損失的不動產或古董品上的關係。

16. 組織變大,事情反而一塌糊塗

*上軌道的企業,很容易疏忽費用的管理。組織擁有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斷製造新組織的特色;組織也擁有增加組員的特色。而且為了互相製造工作機會,所以組織自然就會變得龐大。我們以發現這種現象的人的名字命名此為「柏伯森法則」。IBM、GE、GM、福特都有類似的經驗。在往後的研究裡,柏伯森又提出了「支出必須依收入而增加(支出增加法則)」、「擴大代表著複雜化,而複雜化意味著老化」等的柏伯森第二、第三法則。

17. 經濟問題時沒有正確解答的

*就因為經濟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經濟政策也不得不隨狀況而有所變化。

Chp2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街頭經濟學

01. 胡蘿蔔比棒子更有效

*1914年,亨利福特採取了一項革命性的措施。他把汽車生產線作業員的日薪,提高到一般作業員平均日新兩倍的5美元。可是,在這樣調整薪資之後,生產成本反而減少了。這意味著,生產力改善所帶來的收益,高過薪資調整的成本。在這樣調漲薪資之後,福特汽車工廠外,終日排滿想要到此謀求一職的人,而既有的作業員深怕工作會被搶走,便更加的努力工作。透過薪資的調整,作業員自發性的參與意願提高了。這就是誘因的威力。在日後,亨利福特這樣回顧當時的情形:「誘因比教育更有效」。

02. 下班路上的右邊,威和總是生意較好

*下班路、右邊、順時鐘方向的位置正是做生意最好的位置。

03. 還富於民,人民生活就會比較好過嗎?

*當錢的量少時,他只是「錢」,但是,當錢達到臨界點規模的時候,我們就稱它為「資本」。錢會因為交換財貨或服務而消失,但是,資本卻有「生仔」的特色。也就是錢滾錢的意思。因此,剛開始的時候是人來賺錢,但是,到後來會變成錢賺錢。

*萬一掠奪有錢人的財富,把它全部分給所有國民會怎麼樣呢?難道,每個國民就可以過著平等自由的好日子嗎?事實上不然。不管是多麼大的財富,如果要分給全國人民的話,那就會變成小錢而消失不見。或許一時間,還可以過著充裕的消費生活也說不定,但是,由於沒有金錢、財富(資本)無法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投資,工廠就會倒閉,全國的人民都會變成失業者。

*正是因為全部聚集在一個人的手中,所以錢財可以發揮世界性的影響力。這就是資本的威力。

*當這樣累積錢的規模越來越大時,就可以成為產業資本,蓋工廠、設置大規模的生產設備,以便生產工業製品。當產業資本規模變得更大的時候,就可以成為金融資本,投資在產業或原料上,就可以以錢滾錢了。所以,想要以錢滾錢的話,資本必須要達到一定程度的規模。

04. 在加油站裡賣花

*從3、4年前開始,這種「一屋兩棲」類型的創業便顯著的成長。在咖啡屋的一角販賣花朵或香草用品時,可以發揮互長業績的綜效效果。來賣香草的客人可能會順道和一杯茶,而來喝茶的人可能會順道買香草回去。

*因此,經濟越是困難,尋找這種相生的方法才是克服不景氣的智慧。

05. 令人瘋狂的「盲目奔跑」和「龐式騙局」

*在高原地區以草食為生的動物中,偶而會發生看似集體自殺的死亡案例。這是指從草原結束的懸崖邊集體跳下去的死亡的情形。但是,根據仔細觀察這種現象的動物學家研判,這不是集體自殺而是因為「盲目奔跑」使然。跟隨在後的落後族群,由於草不夠吃只好追趕上前,為了是要搶先吃到前面的草。而前面的族群以為是野獸追趕在後,就會加緊速度往前奔跑。結果,造成整個族群在不明原因的奔跑下,全部掉入懸崖下。當投機熱潮盛行的時候,人們會發生同樣的情形。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只會盲目的一路奔跑。在荷蘭所刮起的鬱金香熱潮,或者是經濟大恐慌之前美國的股市熱潮等都是屬於「盲目奔跑」的事例。

*「龐式騙局」也是同樣的情形。1920年代,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有一位名叫龐式的詐欺犯。由於當時開發正盛行,也管你我打家都熱中於投資。這輕年人便鼓吹說,參與國際郵劵事業可以賺很多錢,於是召募勒很多投資者。對於縮投資的金額,保證90天之內就可以有1.5倍的收入。由於當時美國的利息只有4%,這可以算是非常大的收益。但所召募的錢他並沒有從事任何事業。初期投資的資金全部中飽私囊,進入他自己的口袋裡,而從進來的錢則當作是先前投資者的利息支付給他們。但是,如果要持續這種情況的話,就必須要持續的有投資者出現,但事實上卻不然。結果,當經過一段時間投資者慢慢減少的時候,就面臨了瓦解。

06. 連擦鞋童也在買股票時......

*「連擦皮鞋的少年也在談論有關股票的話......」有這種念頭的約瑟甘迺迪,於是拋售了所有他所保留的股票。結果,股票市場很快就面臨大崩盤,緊接著就發生了經濟大恐慌。他認為如果連擦鞋童都在討論有關股票的事情,這代表股市暴跌的時機到了。

07. 民間流傳的景氣風向球

*保險:當經濟景氣惡化,民生問題首當其衝面臨問題的時候,人們首先就會解除保險契約。在加入保險後的第1年正常繳交保險金之後,在第2年第1個月的第13次繳費時,解除保險契約的比例最高。專家們會使用「第13次繳費維持率」這樣的術語,這第13次繳費維持率高的時候,就是代表經濟景氣恢復的徵兆,而解約率高的時候,就是代表經濟景氣更加惡化。

*精品賓館:精品賓館也成為主要的景氣指標。事實上,對景氣最敏感的行業就是飯店業。精品賓館業主要看兩種指標。一是營業利潤,另外一個是靠不動產價格上升所賺得的錢。也因此,當景氣好的時候,精品賓館的貸款通常會排在第一順位。相反的,經濟景氣不好的時候,連貸款利息也付不出來的地方也是精品賓館。

*被棄養的寵物犬:只要觀察被棄養的路邊的寵物犬數量,就可以預測經濟景氣。當經濟景氣不好的時候,被主人棄養的寵物犬的數量就會增加。

*露天攤販:當貨車的販賣增加的時候,就可以視為是經濟景氣觸到谷底的警訊。

*經濟學者保羅.克魯曼曾提出有趣的假設。他主張當電視廣告內容以感性為訴求的時候,就代表景氣好的證據,但是,內容呈現事實又理論性的時候,便是代表景氣不好。經濟景氣好的時候,只要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消費者自然就會掏出腰包,但是,景氣不好的時候,就需要理論性的說服力。

*飛機航班數:只要飛往這些地區的航班數減少的話,便可以視為景氣不好的訊號。

*登山人口:登山人口所以會增加這麼迅速,應該是有2個要因起了作用。一是金融風暴,另外一個就是週休二日制。由於金融風暴,大約有100萬的失業者加入登山人口的行列。因此登山人口也是量測經濟景氣甦醒與否得另外一個指標。

*螢火蟲:由於螢火蟲只以生活在一級水域的蝸牛為食,有螢火蟲存在的地區就是代表清淨地區。根據語言學者表示,方言可適用的範圍是「蝴蝶可以飛達的界線」。如果被嚴峻的山脈、大河或海、寬廣的山林地區所阻擋的話,以這個為界線,方言就會不一樣。這個時候具備可以看透蝴蝶飛達的界線,就是可以洞察市場的觀察力。

08. 為什麼銀行要開在一樓的黃金店面

*那銀行也會破產嗎?當然是。銀行也是一個企業體。當不良債權太多,或出現一時的擠兌熱潮,就有可能形成破產。在評估企業的時候,業界會使用叫做BIS的標準。是指資本適足率而言。自有資本除資產總額後乘100,當這個數值大於50的話代表安定,100以上的話可以視為優良企業。由於銀行是金錢本身就是產品的企業,雖然不能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但是,國際清算銀行卻建議必須維持BIS在8%以上。國際清算銀行認為至少在這種程度時,才有能力面對危機處理。

*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情形下,銀行都要給大眾安全的印象。因此,銀行會把信用看得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因此,所有的銀行都為了給大眾「我們是一家安全的銀行」的印象,會把銀行開在整棟建築物中最好的一樓黃金店面。

09. 賣場購物車越變越大的原因

*初期的時候,量飯店時準備購物籃,但緊接著就替換為便利的購物車,而大小也慢慢變大了。看到賣場內多樣的商品,消費者就會無意識不自主地激發起購買意願。

*由於百貨公司的銷售額是客戶停留在賣場的時間成比例,因此,這種設計有盡可能把客戶留在賣場的計算在內。百貨公司的低樓層擺設女性用品,高樓層擺設男性用品也是心理戰的一種。因為,男性有直接到目的地的傾向,但是,相反的女性會一層一層慢慢購物的關係。

*業者也不忘在入口的地方擺設價格比較低廉的雜貨。因為,在入口處擺設價格低廉的商品時,才不會讓客戶有價格昂貴的印象。

*另外,像速食店的椅子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就人體工學來說,是設計成很難坐超過三十分鐘以上的。這就是你要趕快吃完離開的意思。也就是說,是為了增加回轉率。

*商品的擺設也是透過徹底的計算結果。我們來計算一下購物時間的話,女生自己來的話是5分2秒,和孩子一起來的話是7分19秒,兩個女人一起來的話是8分15秒,相反的,男生和女生意起來的話是4分41秒,時間最短。這是因為男生不喜歡逛街購物的關係。而為了改善這種現象,在女性服飾賣場的旁邊,也經常陳列男性喜好的數位相機或電腦軟體等賣場。這樣的話,男生為了看這些,就不會催促女生趕快離開,這自然就會連接到銷售量上。

10. 那麼多公共電話和郵筒到哪去了?

*新登場的公共電話不在需要銅板或電話卡,不但可以使用信用卡來打電話,也追加了簡訊和位置確認,地理情報服務等功能,同時,也有可以幫手機或數位相機充電功能。有於行動電話而沒落的公共電話,反而展現了擁抱手機的包容力。

*不要以為星巴克只是在賣咖啡。除了咖啡之外,它也在賣溫馨的感覺。星巴克所以能如此快速成長的原因,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裡,不得不讓我們去裡解一般。

*在行銷分業裡,最需要具備類比之心的恐怕非設計莫屬。

11. 為什麼政府不能左右房價?

*根據調查美國S&P 1000大企業的實例結果顯示,調降價格1%時,就會減少平均7~8百分點的營業利益和12~13百分點的純利益。

*如果調降價格5%的話,那為了彌補營業利益的損失,大約要增加20%的銷售額。但是,就經驗告訴我們,是不可能增加拿麼都的銷售。因此,調降價格不小心就會招來更大的損失。

*當調降價格時必須要再三考慮的要素是,「一旦調降價格,就很難調回來」的事實。

*調降價格時需要考慮到另外一個要素是,「自己公司的價格調降,會引爆競爭者的價格調降」。如果,兩家互相展開激烈的價格競爭,其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

*調降價格如果沒有明確的用意,絕對是最後一個殺手鐧。只使用在「你死我活」的時候。舉例來說,完成更高等級的產品開發之後,就既有的產品實施價格調降,那麼競爭者也就不得不追隨你的腳步,然後再度調降價格給競爭者致命的一擊之後,才把新概念、價格更昂貴的產品推到市場上。

*經濟必須要像河水般川流不息。如果有人為的扭曲,一定會付出相對代價就是經濟潮流的特色。支撐市場經濟的是需求和供應,這兩大潮流相結合而創造出另一個新的潮流。政府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幫忙它們不要歪曲這個潮流。如果有市場潮流被歪曲的話,大部分都會招來更大的副作用。如阿根廷政府眼看主食--牛肉的價格有漲價前兆,馬上下達了輸出禁止令。結果,預期可能會有損失的農民,全部改種可以自有輸出的豆類來代替牛隻的飼養。結果,反而造成牛肉價格一飛沖天。

12. 進退兩難的農產品價格

*農產品的特性上,其需求曲線是呈非彈性,而且連供應也需要時間來適應的市場。不會因為米價下跌,一餐就會吃2碗飯,也不會因為米價上漲,就不吃飯生活。當然價格太貴的情形下,自然會增加泡麵或麵包等其他替代品的消費,但是和其它商品比較,是非常不彈性的。在供應層面也是,不會因為價格上漲,就可以馬上增加產量。因為從播種到收穫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如果我們把農產品的供需調節過程用圖形繪製的話,它會呈現類似蜘蛛網狀,所以我們稱它為「蛛網理論」。由於這樣的特性,農產品的供應即使超過一點點,後不足一點點,也都會是價格反覆暴漲暴跌的局面。更何況,農產品的供應是無法光靠生產者--農民的意志就可以決定。因為存在著氣候的變數。由於豪雨或寒流導致特定的農作物受到損害時,就會因為供應不足價格馬上就會暴漲。

*每當接近農產品收穫期的時候,農民們都會在心中默許,今年一定要賣到好價、不做低價銷售等,做出無言的約定。但是,當開始出售的時,即使是比別人便宜的價錢,也希望能夠趕快賣出全部的農產品。農產品的特徵是超過當季時,價格就會掉到一半的致命性弱點,而且農民們也為了明年的農事急需要一筆錢。會察言觀色的中盤商因為知道這個弱點,於是會下殺價格。結果,使得農民們每年只能反覆簽訂不利於農民的契約來賣出農產品。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協會的成立和農產品品牌策略。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過程。首先,雖然協會是由農民自出出資成立,但卻交給中立的第三者來經營協會的管理。類似一種行銷公司形態的管理。農民們把所收穫的柳橙全數交給協會委託販賣。那麼,協會就會把所有收集自農民的柳橙做嚴格的品質檢查之後,分為A、B、C三種等級,對A、B等級貼上「Sunkist」的品牌,對外設立單一的販賣窗口。那麼,C等級的柳橙要怎麼辦呢?不貼任何品牌標示,改以整批零售出去。販賣窗口單一化之後,價格自然就會上漲。那麼,對農民當然會有利,但是對購買者也會成為一個有益的系統。為什麼呢?因為站在購買者的立場,即使花了更高的價格,也可以買到由協會保証品質、值得信任的商品。當一年結束完成結算之後,農民們可以依據自己所委託的數量和等級拿到收入,那麼計算就結束了。如果由於豐收而價格有暴跌徵兆的話,協會就會調整出售來解決這個問題。

*日本的農民們也設置了類似的機制,以解決農產品價格進退兩難的問題。實施嚴格的品質管理和販賣窗口的單一化,另外還有品牌策略。

13. 接到大批訂單的公司,為什麼還會破產?

*不管企業的規模是大還是小,在經營的頭腦裡,總是繪製著決策三角形。意思就是說,在做任何決策的時候,都會比較成本、價格和價值。所謂的成本是指,為了生產財貨和勞役,所投入的原材料費用,和為了製作並販賣商品時,所聘請人的人事費用。所謂的價格是指,購入財貨和勞役的人所支付的錢,而價值是指,購入那些財貨或勞役的人,從中所得到的便益。在企業體的循環過程中,這三種要素不得不具備以下的條件。價值>價格>成本。企業會從價格和成本的差異中得到利益,而消費者會從價值和價格的差異中得到利益。購入木材製作成桌子的話,其價值就會比木材本身更高。在這裡所增加的價值,我們稱它為附加價值

*根據邊際成本遞減法則,隨著生產量的增加,最終生產產品到單價會降低。但是,當生產量超過既有設備所能負荷的容量時,其成本就會呈急遽地上升,而形成所謂的U型曲線。如果無法妥善管理這個U型曲線,就會發生威脅到企業生存的情況。

14. 許可證比汽車更貴的國家

*新加坡是許可證比汽車更貴的國家。

*從國家整體的角度來看,環境是寶貴的資源。我們也到了為了保護並維持、管理環境,開始重視大眾宣導的時候了。就長期而言,這才是最終會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方法。

15. 肯德基勞爺爺的屢敗屢戰人生

只要擁有夢想和希望,終有會成功的一天。

16. 獨占商品為什麼還需要廣告?

*在過去100多年來,鑽石是由英國的戴比爾斯獨占流通。為了防止個別供應者的廉價銷售所引起的價格下跌,而所成立的一種供應者聯合壟斷機制。戴比爾斯企業擁有非洲的鑽石礦,但是,也和俄羅斯的鑽石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事實上是霸占著獨占的地位。但是,在進入21世紀開始這種獨占局面破裂,也出現了個別戶開始發展的現象。20年前,市場占有率還高達80%的戴比爾斯,現在已經下滑到65%。即使如此,還是屬於獨占。「Diamond lasts forever(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這是過去數十年來,戴比爾斯所使用的廣告文宣。但是,為什麼在獨占市場上還需要做廣告呢?即使想要購買鑽石的人永遠都不會間斷。廣告的目的與其說在增加鑽蝕本身的需求,倒不如說是為了防止需求轉移到鑽石的替代品紅寶石或藍寶石等其它寶石類身上。

*在桃選鑽石的時候必須檢查4C。4C是指克拉(Carat)、顏色(Color)、切磨(Cut)和淨度(Clarity)。這4個要素就是鑽石的生命。顏色當然要透明,但是略帶青色的為最佳極品。切磨一般都是採用58個刻面,但是,最近有家企業申請66個刻面的專利。淨度是指鑽石內部有沒有瑕疵。

17. 稻米過剩的國家,怎麼還會有人餓肚子?

*如果政府把多餘的稻米免費提供給這些弱勢團體的話,問題就解決了嗎?其實這樣也不是辦法。因為,問題無法只靠米就可以解決,連睡覺的地方都成問題得人,你要他們到哪裡、用什麼方法煮飯呢?

18. 航空業做的是販賣空間的生意

*飛機頭等艙機位之間的間隔是83英吋,商務艙的間隔是50英吋,和商務艙相比,經濟艙的間隔只有34英吋,兩轉身都會稱問題。所以,我們把長時間坐在經濟艙是所發生得現象,稱之為「經濟艙症候群」。由於飛機是販賣空間的生意,所以對座位越寬得人收費越高是天經地義的事。

*初期的美國航空公司,採取和競爭公司預約率相關的機票計價方式而造成話題。如果其他航空公司飛往某個航線的機位是空的話,美國航空就會提供比競爭者更便宜的價格來販賣他們的機票。相反的,如果其他航空公司的機位已滿的話,美國航空公司雖然回賣非常貴,但保證一定有機位。

*英國航空公司easyJet,採取網路訂購機票的服務以減少人事費用,並選擇越早預約價格就越低廉的方式。

*服飾公司經常喜歡使用的折扣專案也是採雙重價格。服飾的價格通常從企劃時就開始會考慮到雙重、三重的價格。也就是說,以正常得價格銷售30%,以折扣價銷售40%,然後,剩下的全部賣斷,這樣才能達到損益平衡。

Chp3 了解行銷就能明白「新」經濟學

01. 「我」是有特色的品牌

*美國的社會心理學者喬治. 赫伯特. 米特主張,人存在兩種的自我。就是「I」和「Me」。「I」是不被
社會的規範所約束,衝動的自我,「Me」是在社會規範中的自我。在這裡所謂的「我」的品牌,並不是我所主張的「I」,而是別人評論的「Me」的自我。

*個人需要品牌得理由有2種。第一個裡有是為了區分我和別人。第二個裡有是為了提升自我的知名度,增加自我價值。

*雖然有很多優點會比沒有優點好,但是如果太多優點,反而會模糊焦點,沒了特色。有於你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集中在自己最擅長的一項,效果可能會更好。

*形象、思考或感覺都是以於言作為媒介而形成。小孩子所以記不得小時候事情的原因是,沒有成為記憶的寄託點--語言的關係。

可以用簡單一句話說明的語言就是品牌。

*品牌必須具備一下的特性:1. 唯我的獨特風格和價值。2. 不會改變得一貫性。

*所謂「認同感」是指,對「你是擁有什麼樣特質的人?」得問題回答。那是向別人展現自我的一種觀點。

*人類史上首次被認定位品牌的,就是具有鐵匠之意的英文單字「Smith」。從前有一個名字叫史密斯(Smith)的鐵匠,他是個技術卓越的匠人。由於是位追求完美的鐵匠,所以,鑄造的器具只要有一點不滿意,他就會熔化重新做起。他所鑄造的工具和道具便是大家都認同其價值的精品。但是,對以沒有專業知識的一般人來說,很難區分他所做的道具和別人做的道具有何不同。他對這一點是感到很不滿意的。最後,他決定把自己的名自史密斯(Smith)刻在自己所鑄造的工具和道具上。結果,過去挑選道具有困難的一般人,選擇道具變得非常容易了。因為只要確認史密斯(Smith)這幾個名字就可以了。由於史密斯是非常有名的鐵匠,他的名字後來成為代表鐵匠之意的一般名詞,並榮獲列入在辭典上的榮耀。不僅是字典,連英語圈的諺語重也出現他的名字。「I'll do it, or my name is not Smith!」如果直譯的話,「我來做,如果無法遵守約定,我就不叫史密斯。」具有以我之名向你保證的意思。大家可以猜想史密斯是多麼固執的匠人了吧。有於品牌的影響,「史密斯(Smith)=值得可以信任的品質」的同義詞。品牌就要像這樣,必須要擁有明確的認同感。認同感明確的品牌,雖然是世物,但是會像人一樣擁有格調。

*原則上,品牌給大眾的認同感是不可以任意變更的。意思就是,人們對我所期待的價值是不可以變的。這樣才能始終相信我、選擇我。

*在經濟學裡也提到,當選擇太多的時候,人的滿意程度就會下降的趨勢。多樣的選擇固然會吸引人氣,但是,太多的選擇反而會影響選擇。

02. 精品和非精品的差別是...

*精品的條件:明確的專攻領域、外語、第二個專攻技能、外貌。

*專家其實也沒什麼,只要在所屬的領域讀完20本專業書籍的話,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03. 精品為什麼不打折?

*精品不打折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護1%或是5%的金字塔最頂端的客戶。如果打折的話,那連10%或20%的上層客戶也會擁有精品,這一點會使既有的金字塔最頂端客戶產生排斥。雖然,靠一次打折可以提高最多的銷售量,但是,業者判斷就長期而言,不打折以確保金字塔頂端客戶會帶來更多的利益。可以擁有精品的人數比想要擁有精品的人數多時,精品才可能真正為精品。事實上,目前的精品品牌,價格如果不貴根本賣不出去。包括日本在內,亞洲國家的情形大概都是如此。而這樣的價格策略大致有精緻策略、吸脂策略、市場滲透策略等幾種。

*精緻策略:精緻策略便是把精品或稀少貴重商品的價格,訂定在非常高的一種策略。香水或寶石便是典型的「價格昂貴才會賣得出去的商品」。

*像這種人們對精品欲罷不能的景況,我們稱之為衛伯倫效應(即使價格上漲,但是有於部分階級的洗好炫耀和虛榮心使然,需求並不會因此減少的現象)和虛榮效應(對特定商品的消費增加時,其需求就會減少的一種消費現象)。

*追求精品的另外一個原因,很顯然是為了心理上的滿足感。不管人家怎麼想,只為了享受我自己可以感覺到的「幸福感」。否則,有些人連他人都看不到的內衣也要追求精品,這又要做怎樣的解釋呢?

*自己的顯示欲和心理的幸福感,這才是追求精品的根本理由。

*吸脂策略:吸脂策略不同於精緻策略,他是為了植入高級的印象,從商品上市初期就使用高價的一種策略。因為價格昂貴的話,首先就會給人「高級」的印象。所以,等它在一般大眾的心裡,深植了高級的感覺之後,再慢慢降低價錢而擴大市場。待打入市場之後,便稍微降低價格,把市場擴散到推測大約有15%的革新層(innovator),然後再降低價格,攻占推測大約有40%的跟隨層(follower)。

*市場滲透策略:指商品剛開始上市的時候,以低價打入市場後,再慢慢提升價格,以追求長期利益的策略。但是,初期商品絕不能被視為廉價商品。必須是和競爭者比較品質毫不遜色,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太低的時候,才值得一試。LEXUS LS400型的汽車,雖然和當是在美國銷售良好的5萬美元賓士和BMW是同等級的車輛,但是卻以破盤價格3萬5千美元,推上了市場。很快的車子就賣了6000台。隔年賣了63000台,成功攻占美國市場。在2002年更賣了23萬台,擠下賓士和BMW躍升為同級第一名。而後價格在經過6年的調漲之後,上漲到5萬美元,這便是典型的市場滲透策略。

*時尚效應:和衛伯倫效應觀念相反的是時尚效應。這是指沒有自己的想法或特質,只一味模仿他人的消費型態而言。

*完美主義效應:在追求高價精品時著重在商品的品質。

*享樂主義效應:在追求高價精品時在乎感性上的需求。

04. 品牌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為了讓品牌有明確的特色,就必須要弄清除可以做的事和不可以做的事。尤其,不可以做的事情越清楚的時候,特色就越強烈。

*勞斯萊斯徹底貫徹預約生產,而且只靠熟練的高技術人員手工打造。因此,每當完成一輛車的時候,也會隨車附贈一本記錄汽車製造過程的書。而且車子也不隨便賣給任何人。由於這些因素,勞斯萊斯才會在大家心目中,認為是世界最高級的汽車。

05. 把「我」的品牌價值提升十倍

*所謂「對未來的計畫」,就是計畫自己「在往後的3年、5年、10年後,我希望「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要把我的身價提升十倍的話,要有什麼樣的條件」。

*幾年前,我讀過一則關於一位主婦榮登保險女王的新聞。那位主婦剛開始也是對刊登在報紙上有關「年薪一億的保險女王」的新聞認為是和自己毫無關係。但是,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一天如果拜訪100名客戶的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於是,她就開始挑戰「一天100名」。當然,一天是不可能見100名客戶。於是她製作100人名單,其中重要的10~20名就親自拜訪,其他的就以電話或郵件的方式保持聯繫。然後,對於如何成為保險女王的秘訣,她便回答「不過就是每天見100名客戶而已。」

*艾森豪總統一輩子遵行睡覺前先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準備好的原則。想著明天要見面的人是誰?要談什麼樣的話題?而進入睡眠。諸如此類,原則的設定必須要簡單,而且只要幾項可以馬上執行的九可以了。

*成功也是一種習慣。要累積成功的經驗才會容易成功。

*經濟原則是指以最少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效果。但是,人生的策略卻剛好和它相反。也就是說,是盡最大的努力,期待最小的結果。

*再來便是時機的問題。任何事情都有其時機,掌握機會你才能成功。如果我的絕對價值不高的話,就更應該要懂得掌握需要我的時機和環境。

*人的未來不是靠你的決心,而是靠你的暗示、想像而決定。經常想像為了成功而埋頭苦幹的自己和成功的自己。冥想訓練是把想像的影像,透過潛意識滲透到腦海裡,改變人內在的一種方法。人的腦部結構是由有意識、無意識、潛意識所構成。無意識擁有有意識10倍左右的潛在能力,潛意識擁有有意識100倍左右的潛在能力。因此,改變潛在意識,就有可能創造出全新的自我。

06. 衡量商品的兩隻眼--生產行銷和品牌行銷

*「技術是有限的,但是品牌卻永恆。」

*剛開始的時候,一定是擁有技術的一方會贏。一種技術透過商品化進入市場之後,幾年間就會有仿冒的商品大量流入市場。然後,要嘛被後來的技術超越,要嘛就是平準化。然後,待技術平準化之後,就會轉為擁有良好形象的品牌一方會贏。

*可以感覺到像香皂、牙膏、洗潔劑等,品質上有差異的消費者恐怕不多。這個時候,會左右選擇的通常是商品本身所具有的特色,或是對特定商品的主觀意識。

*消費者會把最適合自己的一種品牌銘記在心。因此,只要該商品所持有的特色或者形象不改變,就會慢慢變成核心消費者。擁有一貫的形象,不變價值的品牌是可以永恆的。所以,擁有技術的人雖然不能永遠,但是擁有品牌得人卻可以永恆。

*我們來看一下化妝品市場。在1970~1980年代,廣告打最多的企業是太平洋化學。創造一個品牌,砸下龐大的費用,花幾年時間猛打廣告。如果銷售不見起色的話,就會換掉原料、添加物、香、顏色、名字等,然後重新再做廣告。當然也不忘記順便提高售價,我們稱這種接近消費者的方式衛生產行銷。這是把商品視為生命的一種方式。在當時,所有的企業都是一樣。但是,在品牌行銷的眼裡,會把品牌視為是生命體,給予它「人格」的待遇。

*在品牌行銷的眼裡,與其把品牌視為視全能的神,反而不如把它視為是同時擁有長處和短處得一種存在。在技術持續進步的市場裡,生產行銷擔任主要的角色,但是,在技術化平準化的市場裡,絕對要以品牌行銷的方式接近消費者。

07. 勇於改變的行銷洞察力

*現在已經沒有光靠再造或改善、結構調整等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了。唯有過去不曾出現的非線性革新企業,才能創造未來的財富。這些非線性策略典範到底是因為洞察力,還是因為偶然才會成功呢?其實正是因為接近於偶然的洞察力使然。

08. 設計才是商品的靈魂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90%以上商品,不倫在技術或功能方面並沒有多大的差異。而這時候會左右消費者選擇的要素是,價格、品牌還有設計。事實上,品牌和設計就像銅板的兩面一樣分不開。因為兩個要素合而為一的時候,也能形成一個形象。

*設計不是單純講究外型而已。這裡面涵蓋著歷史和哲學,還有無言的訊息在內。歐洲有名的設計學校,通常不是先從設計開始教起,而是先從歷史、文化、美術教起。然後才教設計,這也是在暗示設計未來走向得一個關鍵時期。


09. 強調「初體驗」的行銷

*任何生產和事業,在消費者的腦海裡,烙印為「第一次或第一個」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成為第一名的方法,也就是做生意的最核心理論。即使讀了有關經濟、經營、行銷等100本的書,其強調的主題也只有一個,就是在討論成為第一名的方法。

*如果想要對企業有所瞭解,只要看以下的指標就足夠了。「企業的事業領域一共有幾個?其中,第一名的領域有幾個?」「第一名的領域,它的規模是多少?」只要知道這些話,也就不必那麼費神去看財務報表了。

10. 第二名有機會贏第一名嗎?

*根據支配市場法則的結果,大部分都是呈平方方式呈現。銷售比為5:3:2的3個企業的市場支配力或收益也都是以平方的25:9:4的方式呈現。諸如此類,競爭的結果差異為公司支配力的平方。這就是首先把競爭理論,轉為公式化整理的蘭徹斯特法則。

*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被稱為最偉大的經營者,大部分人都首推GE的前董事長傑克威爾許。他做的事其實只有一個。他只對為了達成一個決議需要經過10階段以上的步驟,以及陷入官僚作風,使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GE,下了一道除了「第一」之外,其它全都要消除的命令。靠這個,笨重的恐龍GE又重新恢復了生機。

*同一個商圈、同一個競爭圈裡,通常只有第一名和第二名才能賺到錢。

*那麼,成為第一名的方法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非常簡單。要和別人與眾不同,或者做別人不做的事情就可以了。這就是行銷的核心概念--差異化和細分化。

*和差異化比較,細分化則是乾脆不和先驅者企業競爭的策略。但是,還有開墾相對沒人注意的小市場意味。這細分化的市場,規模雖小,但是,開墾的人通常是第一名。

11. 行銷裡的價格、時間、空間、常識破壞

*人無論是誰,在生長的過程當中,都會開始製造自己的軀殼。那個軀殼一方面會保護自我,但有時候也會成為阻止自我成長的絆腳石。如果不能隨著成長而更換軀殼的話,也就沒有辦法繼續成長下去了。所有一切「新」的開始,就是在拋開以前既有的一切。尤其像最近這麼快速變化的時代裡,就更應該拋開軀殼重新創造新生命,而拋開軀殼本身就意味著新的誕生。

*價格破壞(低價策略):價格破壞是強力的市場滲透策略,是短時間就可以擴大市場普及率的方法。一般的市場滲透策略,通常以漸漸提高價格為前提,但是,價格破壞是可以劃時代的提告販賣量,來創造收益的薄利多銷式策略,這一點卻不同於市場滲透策略。價格破壞在任何一個領域都可行,但是,在商品價格泡沫過多的領域、中間物流複雜的領域、服務領域等地方尤其有利。所謂價格破壞,不是只稍微調降一點價格而已,只有在使用真的破壞價格時才會提及。如果價格只比過去既有的強者低一點的話,一不小心就會被認為是低價商品而面臨失敗的地步。而且,要在大家皆知的領域、需求充分
的領域裡,策略才有成功的可能。不要忘記,如果價格破壞使得商品品質低落的話,策略很容易就會失敗。即使是價格破壞,也應當要充實商品的核心隨機和服務。

*時間破壞:對現代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隨著如何應用你的時間,你的未來就會不一樣。企業一方面把產品賣給客戶的同時,也要幫助客戶使他們可以有效率利用他們的時間。因為所出現得就是「時間破壞」。首先導入時間破壞行銷策略而成功的就是達美樂披薩。

*空間破壞:IKEA的概念有3種。1.所有的商品都呈現洗鍊的設計,足以讓設計師掛名,2.低廉的價格,3.減少空間成本的DIY。我們稱IKEA為空間破壞的原因,是它打破了家具賣場必須要的租金昂貴市區的既有觀念,以及用DIY的方式組裝占據大空間的家具,而再次革命性地降低成本和運送成本。

*常識破壞:打破常識破壞最有效的策略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現在,是你的商品或服務變得無用武之地的方法,而使自己不斷進步就是破壞常識的最快捷徑。

12. 決定行銷成敗的「選擇和集中」

*歐里拉花了6個月的時間,苦思尋找可以挽救諾基亞(Nokia)的方法。而其最終決論就是「選擇和集中」。把製紙、橡膠、有線電視、電腦、家電等事業部處理之後,取而代之的是把所有力量集中在未來的成長產業之星--手機。

*有限的資源必須要集中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中,可以確實占據第一、第二名的領域上。

13. 讓缺點變成優點的反向思考行銷

*如果是人,不管是誰都會沉醉在過去成功的回憶裡。所以才會執著在同樣的方法上。但是,有關過去華麗成功的記憶,卻是阻礙新變化的障礙物。彼得杜拉克認為,曾經把個人或者企業帶入成功之門的方法,會因為從成功的那一瞬間開始,面臨新的現況、新的問題,所以已經變得不在適用於未來了。

*草創期的蘋果電腦也是這樣。剛開始是以技術獲得成功的企業,但是過於留戀過去的成功方式而面臨了危機。只到重請回創辦人,也是被公司趕出來的悲運皇帝史帝夫賈伯斯之後,才有展開了華麗的起死回生。史帝夫賈柏斯對沉迷在盲目相信技術的職員們,提出了把科學和藝術做結合的新趨勢。這兩種結合所產生的綜效效果,正是成為救活蘋果電腦的原動力。

Chp4 不瞭解經濟學就沒有未來

01. 迎接「向縱看齊」的時代

*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存在著兩種奇妙的關係。以是弱肉強食的關係,另外一個是相生的關係。獅子和兔子的關係是屬於前者,而花和蜜蜂的關是卻是屬於後者。像獅子和兔子一樣形成食物鏈的關係,如果我們稱之為垂直關係的話,那麼,像花和蜜蜂一樣互相依靠的關係,我們就稱它為水平關係。垂直關係是屬於不平等的關係,那是因為這裡只有強者和弱者之間的關係而已。因此,在垂直關係裡所發生的一切,全都是依強者的意思使然,決定要不要捕獵兔子也只有獅子的意願有關。水平關係是屬於平等的關係,花和蜜蜂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建立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只有當雙方的意願一致時,他們的關係才會成立。

*電視是呈垂直狀的連接,而相反的,網際網路是呈橫向、水平狀的連接。電視只傳達單向資訊,但是網際網路是屬於雙方面的溝通。

*垂直的關係,也就是上司和下屬之間的溝通只是在追求效率,根本談不上綜效效果。但是,和自己同一等級、資格的人聚集在一起,分享資訊,圖謀互相之間的利益時,才會真正出現綜效效果。在往後的21世紀裡,比起那些走上演講台大聲論辯的人,在旁邊和其他人低聲交談的人才有可能變成最有實力的人。你說,是嗎?

02. 任何大變化都存在著臨界值

*又如火箭為了要克服地球的地心引力而飛往宇宙的話,就必須要有每秒11.2公里的加速度,這便是脫離地心引力所需的臨界速度。諸如此類的例子,當尋求不同於現在的突破或跳躍式進步時,在物理學裡稱為量子躍遷(quantum jump)。學過理化的人就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及繞行其周圍的電子所構成。電子的數目有從1個的氫到238個的鈾等,非常多樣。當電子數目多的時候,就需要有多層的電子軌道;因為每一個軌道之被允許存在2~8個電子。此時,如果在電子上加予能量的話,電子的運轉速度就會增加,而加超過臨界值以上的能量時,電子就會離開原子的軌道,跳脫到更上一層的軌道,而我們便稱之為量子躍遷。如果發生這種現象,物質就會產生變化而變成完全不同的型態。如果人類也希望尋求不同於現在的「我」,或許也可以嘗試一下這種躍遷。

*大變化、質的變化通常都會呈不連續的突然間發生。這種突然的變化我們稱之為「斷續平衡」。首次使用斷續平衡這個術語的人是生物學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古爾德提出和達爾文相反的主張,他主張萬物不是經過好的自然選擇過程慢慢進化其它物種,而是長時間維持安定的狀態或靜止狀態後,遇到臨界值以上的能量,也就是遇到急遽的環境變化,或被滅絕亦或平衡期間突然縮短,不經過中間階段,直接進化為其它的物種。

臨界值理論不僅用於單一個體,也照樣適用於集體全部。這是因為把集體全部視為是一個有機體的關係,也就是所謂的「型態場理論」。在日本曾經發生一個「第100隻猴子」的故事。1952年日本東京大學的教授,在日本九州的一個島嶼,以集體棲息的猴子為對象,供應牠們各種食物以便觀察攝取食物的過程。對於教授們所提供的地瓜,猴子們吃得津津有味。再來,教授準備沾滿泥土的地瓜,有一段時間牠們找不到可以吃沾滿泥土地瓜的方法,直到有一隻猴子用水清洗過後才攝食了地瓜。看到這個情形的其它猴子,也依樣畫葫蘆開始照這個方法。終於,當第100隻猴子也使用這個方法之後,全島的猴子都使用了這個方法。而其它島上的猴子也領悟到這個方法。在這裡,數字「100」只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根據這個結果,可以發展出「當一定數量以上的個體,執行特定的某種行動時,這個特定的行動就會引起型態共鳴,而擴散到集體全部」的理論。美國生物學家華特把它解釋為臨界值現象,而英國生物化學家萊克把它解釋為更加發展的型態場理論

*為了突破或跳躍式進步,都需要某種機運,也就是說需要動機。我們來回顧人類的發展過程,自從擁有了火之後,人類就脫離了原始生活,自從擁有青銅器和鐵器之後,便有了建設古代王國的機會。而貨幣的發明造就了進入文明社會的橋樑。蒸汽器和紡織機的發明導致了產業革命的興起,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民主主義的起端。

03. 未來的生意型態是怎樣?

*在一家商店購買到所有蜜月旅行所需要的用品的話,那也就不必大費周章,舟車勞頓的逛遍所有百貨公司了。如果是這樣的商店,也可以考慮和旅行社合作。旅行社可以介紹客人到這家來購買蜜月旅行用品,而商店也可以介紹客人到旅行社的話,那就有可以吸引一些消費者了。這種關係我們便稱之為相生的關係。

*所為的一般商店,以超市或小雜貨為典型的例子。在1970~80年代是一般商店的全盛時期,不過現在已進入了衰退期。意思就是說,它已經賺不到錢。

專賣店,除了部分領域外,已經是在成長後期。雖然某程度可以賺錢,但是需要投入大筆的資金。

*簡單一句話,主題商店不是在賣商品本身,而是在賣一個主題、一種看不見的價值。

*從一般的商店進化到專賣店、主題商店、生活型態式商店時,它的商圈就會越來越大。一般商店是以周圍的固定人口和部分的流動人口為他們的主要客戶,但是專賣店大致可以掌握都市的一個區域,或一個小都市規模的客戶。而主題商店如果可以成功的話,甚至可以得到全國的商圈。另外,如果成為生活型態式商店的話,擁有共同生活型態的全世界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你的客戶。

*預來在21世紀會是叫做(IT、BT、NT、CT、ET、ST)的尖端科技。IT為資訊科技、BT為生物科技、NT為奈米科技、CT為文化科技、ET為環境科技、ST為太空科技。

04. 百年內會消失和興起的行業

*未來學家艾文托佛勒曾列出十種21世紀會消失的職業:工會人員、照相館、石油開採業者、服務中心人員、戰鬥飛行員、建築工人、礦工、唱片行、大英百科全書、結帳人員。

*照相館可以利用數位影響,開發各式各樣禮品來提高附加價值。把數位影像轉印在馬克杯、碟子、毛巾上面,做成應用商品。某家照相館是乾脆把照相館改裝成為小朋友的遊戲屋。當滿周歲的小朋友玩得很盡興時,裝設在遊戲屋四周的攝影機就會自動留下身影,而利用這種方式再把它做成相簿。

*艾文托佛勒也預測21世紀會興起的職業:企業價值評估專家、卡通電影專家、財務管理專家、環境與公害防治專家、物流專家、牙齒美容牙。

05. 影響未來的行銷式思考

*加加減減:加加減減不同本質因素的話,就可以的到完完全全不同的概念。21世紀後期改變世界服裝潮流的2個項目,迷你裙和撕裂的牛仔褲也是加加減減後的產物。

*逆向思考:逆向思考也是一種可以獲得構想得好方法。

*水平思考:構想是指不存在於過去的解決問題方式而言。

*擬定時限:做事情需要擬定時限,對構思而言,時限的設定也非常重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在今天或這個禮拜之前提出構想等,類似這樣擬定時限全力以赴的話,大致上都會有一些構想出現。擬定時限正是一種自我的催眠。

*做莫名其妙的事情:人類的頭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部分。左腦支配理論性的領域,而右腦支配構思、想像力和靈感。越是受很多現代式的教育,左腦會越活化,相反的右腦會萎縮,而右腦活話才是有創新的構想出現。活化右腦的方法,就是用盡所有左腦的機能。當左腦不再起任何作用的時候,從那個時候起,右腦便會開始活化而產生無盡的新構想。

*腦力激盪:腦力激盪應用在集體創意的開發上非常有效。首先把那些為同樣問題所煩惱的人聚集在一起,各自提出不同的構想。即使不切實際、毫無用處的構想也無所謂,先收集很多的構想再說。在這些所收集到的構想裡,說不定其中有些只要稍微修改,就可以成為很棒的構想也說不定。

06. 贏家同吃vs.齊頭平等

*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通常會以生產、分配、消耗的方式呈現其結果。所生產的麵包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分配,通常會成為社會決裂的因素。如果以極端的方式來看,一般會分成每個人都應以自己的能力獲得相對代價的主張,和社會所有構成人員都應獲得同樣代價的主張2種。如果我們稱前者為自由主義的話,那後者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平等主義。如果依前者主張的話,就會發生沒有能力的人一無所有的情形,而依後者主張的話,就會發生有能力的人不再努力工作的問題。不能以自由之名藐視平等,也不能以平等之名藐視自由,這就是我們所面臨的現狀。難道就沒有兼具兩者、兩全其美的方法嗎?埋首於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21世紀最著名的倫理學家約翰羅爾斯。羅爾斯所主張的「正義」分配,是指「沒有不合理、不平等的社會」而言。也就是說,承認次等的存在,但必須是以道德性所認可的次等才行。這是保護少數利益的同時,允許社會構成人員自由的「程序上的正義」。

*如果要承認自由主義的極大化,就會變成贏家通吃的局面。意思就是原本擁有的人就會擁有一切。

*平等有2種概念。一是,真正追求大家可以平等一起生活的概念。但是,這種思想在哲學家的頭腦裡雖然可行,但現實面是不太可能的。另外一種概念是,不希望看到逼我成功的人,所以會約束這些人腳步的概念。如果齊頭平等的話,社會的一切將會停滯。由於有能力的人再怎樣努力,也得不到相對的報酬,所以就不會發會自己最大的努力。那麼,能力不好的人呢?能力不好的人也不會努力,因為反正只要分享能力好的人的結果就好了呀。所以,所有的齊頭平等,只會向下平等而已。

07. 新自由主義和自由貿易協定

*雖著1970年代所面臨的石油危機,美國和西歐的經濟發展趨於遲緩之後,便把原因歸究在國家的過分干涉,要求把經濟活動重新腳給市場的自律機能主張由被提起,這就是新自由主義。具體而言,取消稱為自由貿易絆腳石的國家產業保護政策,改善關稅和制度,機關民營化,透過資遣等的結果調整,活性化企業團體,終究者才是創造國家財富的方法。

*當韓美之間所簽訂的FTA條約(自由貿易協定)生效時,國家整體的財富一定會增加。隨著市場規模本身的擴大,會為全體產業帶來效率的增加,由於關稅的廢止,導致物價的全面下降,會出現國民所得相對增加的效果。同時,位於產業領域前端的企業其輸出勢必會增加,人員的雇用也會增加,但是,無法適應變化的農業、畜牧業、補教業、服務業、醫療業、法律等領域的競爭力勢必就會下降。

08. 「亞洲珍珠」哪裡去了?

*1960年代,菲律賓是在亞洲繼日本之後富裕得「令人羨慕的」國家,而稱菲律賓為「亞洲珍珠」。但是,現在的菲律賓是個落後且貧富差距嚴重的國家。

*專家們認為菲律賓的民主主義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菲律賓的選舉一律靠後援會的資金來運作,因此,一旦事後當選,就會面臨要還更多利益給你贊助的人身上,而形成一種不斷的惡性循環。為了競選總統,個人就要準備350~750萬美元。但是,如果考慮到總統的月薪是1200美元,就不難想像其腐敗程度的規模。除此之外,為了迎合大眾喜好的民粹主義也是菲律賓的另一個問題。

09. 領導者的願景,決定國家興亡

*我們來看一下,正在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杜拜,轉型為中東轉運中心的領導人-穆罕默德。杜拜是面積只有首爾一半,人口120萬人的都是國家。1970年代的杜拜,是典型依賴石油致富阿拉伯國家中的一個。曾經是皇太子的穆罕默德,在苦索石油枯竭的2016年後的生存之道時,擬定了在2011年前,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度為「0」的同時,把杜拜建設為世界第一觀光勝地及貿易中心的計畫。穆罕默德提出了他的夢想,而靠這個夢想說服了國民,用他的領導力為短短幾十年前還是一片沙漠的這個地方,帶來了華麗的變身。「Dearms have not limits, go future!(夢想沒有極限,前往未來)」這是穆罕默德提出杜拜的願景時,所發表的口號。

10. 令人沮喪的失業問題

*經濟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就導致成社會問題。

*青少年失業會增加的原因有三:第一,經濟不景氣。第二,產業的「軟式(soft)」化。第三,人力供需不平衡。

*專家們只出應該要減少大學生的人數為1/3,但相對的對那些無法進入大學的學生,應給予細分化和專門化的職業教育。當然,這一切都應該在政府的責任下進行。

*企業要增加投資,創造雇用,職缺才會增加,但這不是靠補助金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政府應該首先改善企業的投資環境,阻止職缺外移到國外,這樣的政策應該會更有效。

11. 熱絡的網路創業市場

*網路創業雖然可以分成很多不同領域,但是大略可以分成販賣商品的事業和「內容」的事業。「內容失業(contents business)」是在網路上開設網站,針對特定的主題提供諮詢和諮商,同時介紹相關商品以及透過招攬廣告來維持運作,是經營一種生產「內容(contents)」的事業。如果有自己專門領域,而想要把它轉換為事業的話,網路內容事業或許會是其中最有用的方式。

12. 猶太人的金錢哲學

*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就是猶太人。他們不只是有錢而已。雖然他們只占世界人口的0.25%,但是,不僅占諾貝爾總得獎人的30%,也占經濟學相關得獎人的41%。

*猶太人的金錢哲學有其與眾不同的地方。猶太人教導自己的子女說,「金錢為人類帶來幸福,是令人感激的東西」。另外也教育子女,「富有宛如堅固的堡壘」,「貧窮就宛如廢墟一般」。猶太人大都會從「白手起家」哲學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

*猶太人總是喜歡從他人未嘗試過的領域或他人失敗過的領域,尋找機會,以小搏大,創造成功的機會。

*我們國家對子女的經濟教育和猶太人有很大的不同,是沒有白手哲學的觀念。然而只接受父母所遺留下來的東西,是決不能成為大器。首先,你應該要給孩子們植入夢想,為了能夠完成這個夢想便要施予適當的教育,然後覺得是可造之材的話,再給予必要的最少支援。把錢留給每有夢想孩子的話,那個孩子只會滿足於現況裡。

13. 無形的附加價值才是未來競爭力

*這個尾端有橡皮擦的鉛筆也是某人申請的專利,應該可說是史上最賺錢的專利之一吧。就如同這樣,所謂的附加價值是指,在既有的材料上,附加某種東西把它加工為更便利時,所產生的價值而言。

*設計、品牌、親切、服務等,這些眼裡看不到的所有因素就是無形的附加價值。這不僅是企業,對個人也是一樣,比起那些看得見的要素,培養眼裡看不見的要素,以及別人所沒有的無形資產,才是確保競爭力的捷徑。

14. 21世紀是大量客製化的時代

*大量客製化是大量生產和客製化所結合的新術語,根據消費者個人的特色,提供相符的商品或服務,但是,透過商品和服務的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創造出競爭力的新方式。

牛奶,謊言與內幕(摘要)


本書主要涵蓋三個內容:牛奶的研究真相、乳品工業行銷內幕、牛乳與疾病之間應當釐清的關係。而且,作者多靈活使用四種檢索法來進行資料的收集、歸納、剖析與思辨。

法國乳品工業集團總收入超過兩百億歐元,佔歐洲生產量的百分之十六、全球生產量的百分之五。每位法國人平均每年飲用相當於半噸的乳品,因為乳品工業是最早使用宣傳手法的農產業。

一個加了乳酪的漢堡重量為一百克,但是卻含有兩百八十卡的熱量,剛好是沖繩居民不需要自我節制少攝取一公克來減緩老化的速度。此外,與他們移居巴西的同胞的飲食習慣做比較,後者足足吃了十八倍的肉類、兩倍的豬肉食品、三陪的糖類和乳製品,但少攝取了三倍的蔬菜和魚類。後者攝取得總熱量比前者多了百分之三十,人瑞人數也比前者少了五倍。所以,應該減少使用脂肪與糖類。最後,最有益長壽與健康的飲食中,不包括乳製品,因為沖繩居民從來不食用乳製品。

<<健康寶庫>>這本於一六0七年出版的烹飪書要人們謹慎攝取奶類食品,並忠實描述乳糖不耐症的症狀-奶類會凝結在冷胃內,黏聚在一起,甚至開始變酸,還會脹大,使腸道脹氣。

法國健康用品衛生安全局和國家營養健康計劃委員會的委員們齊聲勸告法國人,要維持身體健康,每天就必須攝取三到四分乳製品。但是專家們同時又要我們避免攝起動動物性的飽和脂肪,而乳製品就是含有大量動物性飽和脂肪的食品。

乳製品也是反式脂肪酸的重要來源。依據很多研究結果顯示,反式脂肪酸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像奶油麵包與餅乾中,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反芻動物製造的方式脂肪酸稱為共軛亞麻油酸(C.L.A.),乳品工業花了大筆金錢,希望讓人相信某些共軛亞麻油酸不但與其他反式脂肪酸作用方式不同,還能預防癌症發生。但這個論點尚未被證實,共軛亞麻油酸目前仍然具有跟其他反式脂肪酸一樣的缺點,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就是其中一項缺點,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而言。

流行病學研究與臨床研究主要的差異:流行病學研究是研究人員針對一定數量的自願參與對象,通常花費數年時間,一段時間固定訪問調查對象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幾年後,我們能看到一些種類的飲食與某些疾病產生的關連性。因此,流行病學研究能夠產生一些假設,進而從這些假設再分離出研究方向。至於, 臨床研究是一種干涉性的研究。研究人員僱用一批實驗對象,評估一種特別的飲食習慣對特定疾病或失調的影響,例如骨骼疏鬆等。一半的實驗對象遵循一項特別針對研究而設計的飲食方式,另一半的人則遵循平常的飲食習慣。在遵照這種飲食習慣生活幾個月或幾年後,我們再比較兩組人員的健康狀況。臨床研究能夠確認或排除通常從流行病學研究引出的假設。

到底牛奶可以是鈣質的來源嗎?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的羅伯。希尼(robert Heaney)教授在二000年發表一份分析報告,其中包括一百三十九項自一九七五年開始的研究。他統計了五十二項觀察性研究,研究人員在實驗期間觀察一群人的變化。希尼藉由分析這些研究結果,得到鈣質補充劑和乳製品有益於骨骼健康的結論。

但在同年,阿拉巴馬州大學伯明罕分校的羅蘭。溫斯爾(Roland Weinsier)博士和卡羅斯。克魯迪克(Carlos Krumdiek)也做了相同的分析,並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九月號上刊登他們的結論與希尼的結論相差甚遠,他們說:就算保留乳製品有助骨骼健康的研究結果,對大眾而言也會因為改善骨骼密度的效果極不明顯,也就很難看到效果。根據他們的結論,攝取乳製品可能只對三十歲以下的女性有益。

這兩方的不同點的其中一樣是:前者的財務是由乳品業者贊助,後兩位則是獨立的教育人士。

二00五年,<<兒科>>雜誌公佈了三位華盛頓特區的美國醫師醫藥責任協會(PCRM)醫師們,Amy Joy Lanou、Susan berkow和Neal Barnard的第三個統合分析結果。這項研究特別針對鈣質和乳製品與兒童、青少年和年輕成年骨骼的關係,也就是一歲到二十五歲的骨骼。這項分析列舉了五十八項研究,結果發現:符合這項標準的三十七項乳品鈣質和含鈣食品研究,有二十七項研究並未發現攝取乳製品和含鈣食品與骨骼健康的關係。其中九項研究則記錄了乳製品和和含鈣食品與骨骼健康有些微正面但不確定的影響,在某些情況可能是因為維生素D造成的。這項分析的研究者下結論說:我們並沒有找到確實的證據來支持牛奶是最好的鈣質來源。

另外,更詭異的是鈣質攝取尤其是乳製品攝取攝取最大的國家,它們的人民普遍受到骨質疏鬆症肆虐,相反的在乳製品攝取量較少的國際的人民卻倖免於難。

一九六一年到一九七七年間,希臘人的牛奶攝取量增加了一倍,從此開始逐漸增加。一些研究員於一九七七至一九九二年間調查某年齡層股骨頸骨折的發生情況。如果牛奶真的有辦法保護骨骼,希臘的骨股勁骨折發生率就應該降低,但事實上它卻成長了一倍。

為什麼喝過多牛奶反而讓骨質更脆弱?我們的器官會使用維生素D3的型式調節從食品中的鈣質吸收量和排放量,當飲食中鈣質攝取不足時,維生素D3會幫助身體保留這些少量的鈣質,減少排出。相反,當飲食中攝取大量的鈣質時,身體只會保留小部份然後排出過多的量。格斯特德(Mark Hegsted)教授認為,隨著時間過量的鈣質攝取會造成這種自然機制紊亂,失去有效利用膳食鈣質和在年老時保存骨骼中鈣質的能力。器官屈服於過度負荷而失去控制的調節機制,這是生物學上眾所周知的現象,這使得格斯特德教授的假設具有份量。他的論點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終身攝取大量鈣質的人容易罹患骨頭疏鬆症與癱瘓。

另一方面,測量骨質密度的骨密度測定法甚至也不是預見股骨頸骨折風險的可靠指標,因為百分之八十五造成骨折的因素跟骨密度無關。骨密不一定是骨骼健康的表徵。因為日本女性骨密度較歐洲女生低,但是股骨頸骨折的發生率卻比較低。

讓我們深入了解骨重塑工程:骨骼是很有活力的器官,不停的再生,老化的骨骼會被破壞然而消滅,然後在原處製造新的骨骼組織。也就是這個「骨重塑」得以修補因骨骼承受的壓力和磨損造成的損壞,同時阻止老化骨資囤積在骨骼內。消滅骨骼組織(稱為骨吸收)的工作是由蝕骨細胞所進行的,而形成新生的骨骼的工作則由骨細胞所擔任。集合在某個骨重塑的區域的造骨細胞,有三分之二會死亡。剩下的則以細胞或蛋白質被骨骼表面吸收。蝕骨細胞也會死亡,它是被免疫系統細胞所消滅的。造骨細胞從哪裡來?是由骨髓的幹細胞造出來的。幹細胞是造骨細胞的前驅細胞,再生能力有限。這表示幹細胞不能用就供應造骨細胞給骨骼,因此造骨細胞會有用完的一天。跟隨年齡骨疏鬆症的出現便是因為造骨細胞的不足。結論很明顯:如果骨重塑過程在生命重的前十幾年被過度刺激,後半生的骨重塑將不足以確保骨骼再生。於是,原本應該由造骨細胞作用的缺口無法被填補。這就是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

乳製品含有大量的鈣,然而,濃縮的鈣質加速造骨細胞的形成:細胞外由越多的鈣質,造骨細胞的數量越是增加。其中,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同一鈣質刺激緣於骨組織的造骨細胞的生成,同時也刺激破壞骨組織的蝕骨細胞。因此富含鈣質的飲食會加速骨重塑得過程。

乳製品也含有另一種造骨細胞繁殖的重要因子,叫做第一型胰島素長因子(IGF-1),能夠大量增加骨重塑。

再來,大部分乳製品都是酸性食品。由於骨骼鈣質的碳酸鹽由中和體內過多的酸的作用,酸性的食品會刺激蝕骨細胞作用機骨組織的破壞。如此,也有助於加速骨重塑的情況。

乳製品很顯然是最能夠有效活化骨重塑的食品。從小開始攝取乳製品,傳達繁衍的訊息給幹細胞,促進造骨細胞的生成。如果持續攝取乳品直到成年,同樣的訊息導致同樣的結果:造骨細胞的繁殖,在一些大量攝取乳製品的人身上甚至還會發現骨質密度增加的情形。

在西方國家出生的女性,他們從小就攝取大量乳製品,而這些乳製品會引起女性荷爾蒙-刺激素和黃酮體的升高。雌激素對骨骼確實有幫助;它不僅能夠刺激造骨細胞,阻止它合成,延伸它的生命,也能抑制負責破壞骨骼的蝕骨細胞。

如果你沒有辦法消化牛奶,在醫學上有一個名詞,叫乳糖不耐症(hypolactasie),這真的是一種病嗎?地球上約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居民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所有哺乳類嬰兒可以毫無困難的消化母奶,因為他們體內會製造一種酶,稱作乳糖酶,將乳糖轉化成兩種器官能夠吸收的糖類:半乳糖和葡萄糖。但隨著成長,大部分的哺乳類會漸漸減少製造乳糖酶,因此也就越難消化奶類,或完全無法消化。在人類七百萬年的歷史裡,畜牧飼養的歷史還不到一萬年,而且期間人類在哺乳後兩年到四年間,並不會攝取任何奶類。飲用牛奶引起的消化障礙是世代遺傳的。而其中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有辦法消化乳糖,是因為遷居或為了生活而攝取牛奶所引起的基因突變或奠基者效應而引起的。

攝取大量含有乳糖的乳製品,乳糖將在缺乏乳糖酶的情況下被腸道中的細菌代謝。這些細菌會利用乳糖製造出氫和起它有害物質包括發酵物質和有毒因子。乳糖在血液裡可以被視為一種有毒物質,這些毒性物質會依據引起霍亂和其他腸胃炎的腸毒素像是大腸桿菌或產生氣萊膜芽胞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同功機制,作用於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肌肉和免疫系統。

一般來說,許多人認為優格是一種不含乳糖的食品,因為優格中的乳糖一精被乳酸桿菌所分解(乳酸桿菌會產生乳糖酶),所以乳糖不耐症者可以繼續安全的使用優格。但事實上優格內乳糖含量會因製造或稱有所不同,例如富含乳脂的優格內乳糖含量跟牛奶一樣多,而由牛奶的固體副產品製造出來的優格,乳糖含量則比牛奶少了兩倍。

食品工業對乳糖有高度興趣。食品工業只要在產品內添加乳糖就不必擔心食品風味會改變,時間久了也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或酒精這兩種酵母代謝的副產品。另外,乳糖也能吸收刺激性的味道、因為它的乳化劑作用、乾燥及黏性特點被食品工業所採用。

一九七0年初期,我們已經知道黃麹毒素如何改變DNA,續而引發癌症。黃麹毒素經由一種叫做氧化酶(MFO)的酵素轉化(科學家稱之為代謝),當黃麹毒素進入細胞後,氧化酶負責將它轉化成一種破壞性物質,稱為非常危險的代謝物。事實上,最後發現當蛋白質攝取減少,所有引起腫瘤的機制都會受到阻礙,當進入細胞內的黃麹毒素較少,細胞增殖速度減緩,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對DNA的損傷當然也就因而減少。

坎貝爾教授決定使用黃豆和小麥的植物性蛋白質來作比較。在一項新的實驗裡,分別給予老鼠食用含有百分之二十的酪蛋白、百分之二十榖蛋白(小麥來源的蛋白質)和百分之五的酪蛋白的三種飲食,並將老鼠暴露在劑量相同的致癌黃麹毒素環境中。老鼠的平均壽命為兩年,實驗一百週後,發現百分之二十的酪蛋白的老鼠不是死亡,就是處於死亡的邊緣。但是,榖蛋白對腫瘤得生長完全沒有影響,即使換成黃豆蛋白。而牛奶中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蛋白質屬於酪蛋白。

為什麼喝牛奶能讓我們快高長大?牛奶裡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糖類(乳糖)和十幾種激素。其中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第一型),這是一種可以使細胞增殖的生長因子,並且能夠刺激分泌生長激素。日本研究人員給予老鼠定量的IGF-1和酪蛋白之後,他們在老鼠血液循環系統裡發現百分七十得IGF-1殘留。研究顯示,人體細胞一旦接觸到牛奶,生長速度於是加速,這就像是細胞運作機器安裝了加速器。也為何乳製品攝取量較大的國家人民身材比較高大,這已是無庸置疑了。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傑夫何力教授使國際IGF學會副會長,如此形容IGF:IGF是指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跟胰島素一樣是一種小蛋白質,它是血液裡濃度高的蛋白激素之一,高於其他蛋白激素一千倍。這種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對成長及代謝有深遠的影響,它存在於每個人體內,是一種對各種健康明顯關鍵的激素。

一九八九年,世界知名的跨國農業技術公司孟山都生物科技公司(Monsanto Company )強硬要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吸收半合成長激素牛隻得牛肉與牛奶商品。這種半合成長激素因為可以增加牛奶產量,長久以來,乳品工業一直使用這種合成生長激素。事實上,在這些使用半合成長激素的動物組織與乳製品發現一種特殊、「重組的」IGF-1,和動物體內天然的IGF-1稍微不同。美國在一九九三年核准在家畜上使用生長激素。

一九九七年,一組日本研究人員用老鼠做實驗,讓牠們吸收IGF-1。結果在老鼠的血液循環系統發現將近百分之十的殘留IGF-1。就此可見,只要食用使用生長激素的動物,「重組的」IGF-1是就有可能殘留在我們的體內。

我們可以從各種實驗知道IGF-1濃度越高,前列腺癌罹患率也隨著增加。二00四年,一些日本研究員公布一份非常明確的研究報告:「牛奶的攝取是引發前列腺癌的原因之一」他們針對於一九八四年到二000年進行的十一項病例對照研究結果的組合加以分析,發現那些得到前列腺癌得是牛奶引用量最高的男性,與攝取少量牛奶的人比起來,他們罹患的機率足足高了百分之七十。

維生素D是一種天然的抗癌劑,當我們攝取乳製品時,體內的維生素D也會減少。為什麼會如此呢?首先,因為當我們攝取乳製品時在體內會製造一個偏酸性的環境,在腎中有酶製造出來的維生素D無法正常運作防衛機制。其二,維生素D可以幫助控制活性IGF-1的量,讓它與一種蛋白質連結。維生素D含量越高,執行增殖作用的IGF-1就越少。

當我們攝取牛奶時,會降低維生素D的含量,同時增加IGF-1含量。IGF-1含量過高於正常值的人,罹患末期前列腺癌的機率比一般人多了五點一倍。假使他們又缺少維生素D來抑制IGF-1的活性,罹患末期癌症的機率將高達九點五倍。況且,今日市面上的牛奶含有IGF-1的量足足比過去的牛奶多了十倍。

日本山梨大學的研究人員佐藤章夫(Akio Sato)教授對照四十個國家中罹患乳癌、卵巢癌和子宮癌症病人及她們飲食習慣發現,乳癌的發生於肉類攝取有很大的關係,其次施是牛奶和乳酪。卵巢癌則與牛奶攝取海有動物性脂肪及乳酪有密切關聯,而牛奶和乳酪為卵巢癌最明顯的兩個決定因素。牛奶也與子宮癌發生有關,其次食乳酪。佐藤章夫教授表示:「我們特別擔憂長期攝取牛奶和乳品的後果,因為今天乳品工業的牛奶含有過量的女性荷爾蒙-雌激素與黃酮體。」

我們必須了解IGF-1是不可缺的,它們體內傳遞訊息的重要激素之一,要是濃度太低,將增加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和認知退化的發生機率。相反的,如果濃度太高,必須會增加罹患乳癌、前列腺癌和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DNA的損傷會引發癌症,例如菸草、氧化劑和其他致癌的來源的傷害。DNA的損害可能隨時發生,但是人體通常會自行修護。但是一旦細胞運作程式產生錯誤,沒有自動進行修護,這些細胞將會自行毀滅,稱為凋亡。大多數的癌症病患者體內,某些因子阻礙了細胞修護或凋亡的過程。例如過量的IGF-1會阻止前列腺癌和乳癌細毛的凋亡,癌細胞存或下來,然後繁殖。癌症細胞凋亡能力的消失比暴露在致癌物質的風險更大。

事實上,飲食乳製品或鈣質並不能有效達到瘦身的效果。只不過,當大量攝取鈣質時,血液中的鈣質的濃度會增加,同時,兩種控制細胞中鈣質量的激素「活性維生素D」和「甲狀腺素」濃度會降低。當這兩種激素濃度下降時,鈣質濃度也會隨之下降。脂肪細胞裡的鈣質量越低,脂類越會被排出,細胞於是「變瘦」了。但是,減低維生素D的濃度卻增加了罹患癌症的風險。

牛奶中的蛋白質是人類食品中最強大的抗原,意思是說這些外來分資能引起免疫系統產生明顯的反應。牛奶的成分與母奶顯著不同,牛奶含有較多蛋白質,特別是酪蛋白。除了牛奶中四個一組的酪蛋白與母奶中酪蛋白結構不同之外,白蛋白和胰島素也不相同,而牛奶蛋白質中β-乳蛋白球,在母奶中也不存在。基於這些理由,我們的器官只要以接觸牛奶就會產生抗體來對抗入侵的蛋白質。令人擔憂的是,這些抗體的濃度除了在第一型糖尿病例中較高外,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腸炎、溼疹、腹腔疾病等。特別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體內有高濃度的β酪蛋白抗體。

一九九二年由一群芬蘭研究員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公布的研究結果,讓在乳製品中追溯糖尿病病因的觀點真正開始佔有重要的份量。這群研究員在糖尿病童身上抽血,檢驗他們血液裡的牛奶白蛋白抗體濃度,同時抽取健康而同的血液檢驗作比較。他們驚人的發現,一百四十二位糖尿病童的抗體濃度很高,而所有七十九位健康兒童的抗體濃度都是低的。研究員得到「第一型糖尿病可能是因為對牛奶蛋白質反應產生的抗體所引起」的結論,這些牛奶是病童在嬰兒時期攝取的。芬蘭研究員在一項實驗性的實驗中給第一型糖尿疾病高風險群兒童食用蛋白質被破壞的牛奶,結果發現他們體內製造與糖尿病有關的自體抗體數量變少了。

美國小兒科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中,針對這個主題目前所知作了摘要說明:「與牛奶蛋白質接觸可能是啟動胰腺β細胞破壞程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大多數的兒童能夠完全消化這些蛋白質,但是有部分兒童可能因為基因關係無法完全消化。於是,蛋白質的碎片流到血液中,免疫系統辨認出它們,視為不受歡迎的入侵者將它們消滅。而負責合成胰島素的胰腺細胞因為類似這些蛋白質碎片,免疫系統出了差錯,一併破壞這些胰腺細胞,從此體內無法再製造胰島素,造成兒童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嬰兒六個月前就開始使用副食品。

多發性硬化症病人體內,神經上的髓鞘因為自體免疫反應而被破壞,導致經由神經系統傳達訊息的電子信號不再協調也不受控制,游離性的電子信號這時便能夠摧毀細胞或是毀壞組織。這有點像家裡的電子系統沒有被隔離一樣。

神經學家羅依。史旺克(Roy Swank)追蹤一百四十四位病患長達三十四年。患者被鼓勵遵循少量飽和合脂肪、肉類及乳製品的飲食計畫;大多數的人都能適應蛋不是所有人。史旺克依據病患每天攝取二十克以上或以下的原則將他們分成兩組。經過幾年,史旺克觀察到缺少量飽和脂肪、肉類和乳製品的飲食有顯著的成效,甚至對於那些末期病患。一九九0年他將研究結果公布於《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指出「發病初期就開始實行這種飲食計畫的病患中,將近百分之九十五的患者在三十年間只有輕微殘障的情況發生,僅有百分之五的病人死亡。」相反的,另一組由高達百分之八十的病患死於多發性硬化症。

六十年多年前,所謂胰島素阻抗性和X症候群的說法開始出現,那時研究員懷疑胰島素在一些慢性疾病中扮演的角色。當我們攝取碳水化合物(糖、榖類和馬鈴薯等)甚至蛋白質和脂肪時,胰腺會分泌一種稱為胰島素的酵素到血液裡。接著,碳水化合物將轉化成葡萄糖,胰島素會帶領細胞擷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供應器官能量,所以血液種的糖的濃度(血糖)維持穩定。當肌肉細胞(還有肝臟、脂肪組織和血管壁細胞)不再回應胰島素的呼應-「胰島素阻抗性」,這時血糖濃度維持很高,胰腺則疲於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修補這個情況。胰島素阻抗對器官會造成重大影響,使胰島素濃度長期偏高和整體失調,也就是所謂的X症候群(如今稱為新陳代謝症候群),症狀包括肥胖症、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心臟問題、高血壓、三酸甘油脂偏高、「好」的膽固醇(HDL)濃度過低等。

在希臘,糖尿病和胰島素阻抗的發生率在近幾十年快速成長,雅典大學的研究員企圖找出,無論是對糖尿病患或是對健康的而言,哪些食物有助胰島素阻抗性的發展。他們的結論為:「我們的研究顯示,肉類和乳製品攝取量的增加與胰島素阻抗有關,能夠導致慢性病的發生,例如肥胖症、第二型糖尿病和一些血管疾病。二這兩種食物的大量攝取是西方飲食特色。因此營養學家和衛生主管機關應該要鼓勵人們才取較健康的飲食習慣以減少糖尿病和其他代謝姓疾病的負擔。」

血糖指數低的食物,使得身體所分泌的胰島素濃度也低,而血糖高的食物會引起胰島素大量分泌。其實,對健康的人而言,每天用餐後維持高濃度的胰島素是很危險的。當這樣的情況維持數年,這個現象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性,細胞不再回應激素的刺激,空腹時血糖濃度也維持很高,或是因為胰島素的疲乏,體內漸漸沒有足夠可以使用的胰島素。當這兩種情況開始發生時,表示離糖尿病或X症候群的發生不遠了。一九九六年,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員海連納。愛姆斯塔(Helena Liljeberg-Elmstahl)發現牛奶雖然是低血糖食物,但食用後會大量分泌胰島素。

自新石器時代農業轉型以來,人類飲食越來越偏酸性,近幾個世紀情況變得更加嚴重,相較於過去,我們攝取一樣多的榖類,但卻吃進更多的肉類、乳製品和鹽。我們的骨骼在現代飲食習慣中受苦,因為我們沉浸在慢性酸化中。原因很簡單:為了要中和過多的酸性物質,身體動用了骨骼中的檸檬酸酯和碳酸氫鹽。它們又與鈣質有關聯性,使尿液中的鈣質流失。

根據所謂「鈣質平衡」的研究來計算所需量,研究中企圖定義流失的鈣質量等於攝取量。依據一項一九七0年的研究,成人似乎應該要攝取大約五百毫克的鈣質以確保平衡。這個數值於一九九二年在歐洲科學家受到回響。為了要確保百分之九十五的歐洲人社區到五百五十毫克的鈣質,當時建議的每日鈣質攝取量為七百毫克。如果每天少攝取五克的鹽,二十克的動物性蛋白質(相當於一百克的牛排),每天要攝取的鈣質大概四百毫克就能夠維持骨骼健康。另外,持續攝取水果或減少穀類社區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
作者認為飲食建議的首要目標就像在《史前時代的飲食習慣》提到的;是為了幾百年來基因運作方式,重建或維持新陳代謝的平衡。而這些平衡靠的是:

(1) 熱量密度:指一克食物中所含有的熱量。食物的熱量密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接近它的重量。大部分現代化、精緻食物、甜食,還有那些在官方營養建議中的基礎食物例如穀類、澱粉類食物等的熱量密度都很高。然而現實中沒有理由在重視高熱量密度食物,除了大多數的人都坐不動之外,我們也了解攝取越多熱量,細胞就會製造越多的自由基,加速老化。

(2) 血糖指數:能夠比較食物中含有相同重量的糖對血液中糖的影響,但是從血糖指數中只能知道某種食物的葡萄糖以多快的速度進入血液中,並無法得知含糖的比例。然而食物對器官產生的作用(血糖和胰島素分泌高峰的幅度)除了依據血糖指數同時還得納入含量。例如馬鈴薯泥和白麵包兩者的血糖指數都很高,但只吃一片麵包對血糖的影響並不如滿滿一匙的馬鈴薯泥。一九九七年,哈佛大學魏特勒教授提出了「血糖負荷」的概念,用來估計食物的日常份量能夠提高多少血糖,它也是測量胰島素高峰一個很好的指標。現代飲食中,穀類、麵包、甜點的血糖負荷通常很高,尤其是精緻食物。血糖負荷搞會刺激大量的胰島素分泌,這種刺激促進脂肪的合成合和囤積,減少燃燒脂肪,久坐不動的人若長期攝取大量血糖負荷高的食物,容易過重,甚至罹患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一般認為血糖負荷高的食物會提高兒童近視的發生率和成人肌肉退化。所有的乳製品(乳酪除外)的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都很低,但是它們使胰島素升高的程度和白麵包效果一樣,這點讓人對它起疑。

(3) 酸鹼平衡:食物裡有氫離子(酸)和碳酸氫鹽(鹼)。不管前者是不是佔了主導地位,血液通常是呈酸性的。然而血液酸性過高會增加骨質疏鬆症、糖尿病、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和一些癌症的罹患。新石器時代的食物-榖類、乳製品、鹽和糖-都會是血液呈酸性。飲食的酸鹼性是由「Pral指標」(可能的腎臟酸負荷)而來。如果食物的Pral指數為負,表示它對身體有鹼性作用;指數為正的食物則對身體產生酸性作用。

(4) 鈉與鉀的比例:蔬菜除了屬於鹼性食物,還含有大量的鉀和少量的納,適當的比例運作功能順暢。幾千年來我們攝取食物一直都是少鈉多鉀。最近幾十年來,歲者加工食品的日新月異,新鮮食物的攝取量駭人地減少。今日的法國人每天攝取大約十二克的鹽,有時甚至更多,而鉀的攝取量每天卻不超過兩克,鹽的攝取量為鈉的二到四倍。鉀與鈉的失衡,有助動脈性高血壓、腦中風、骨質疏鬆症和腎結石,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我們可以減少攝取鹽,並且攝取新鮮、天然未加工的食物,鈉的攝取量就不會比鉀多。

(5) 纎維質含量:蔬菜含有許多的纎維質,它沒有熱量卻能夠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直腸癌。現代人每天攝取纎維質只有十七克,在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有四十七克。

(6) 營養密度:反映了食物基本微量營養物成分:以每卡路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計算。加工精緻的食品沒有什麼營養素,而蔬菜、水果、油科植物乾、全穀類、內臟和海鮮都含有豐富的營養密度。營養密度最高的食物常常正好是那些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C和E、硒、鋅、類胡蘿蔔素和一些微量營養素,為抑制氧化壓力(老化和慢性疾病來源)不可或缺的。幾百萬年間我們的老祖宗就是攝取這些負和我們的需要,應該要優先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7) 脂肪酸平衡:脂肪的品質比「量」更重要,我們並不同意大部分的營養學家一概限制食物脂肪的攝取,因為這會影響到好的脂肪的攝取,例如omega-3或是磷脂質。omega-6、omega-3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這兩類的多元不飽和脂肪在當時的比例是三比一和二比一。我們的基因對這個比例適應良好,讓多種代謝功能保持順暢;更可以降低發炎率。

----------------------------------------------------------------------------------------------------------
飲食金字塔,遵行這樣的飲食建議使我們更接近祖先的生活環境:

塔底:食物類別有蔬菜、血糖指數低的塊莖類植物和豆科植物,例如黃豆、新鮮的水果和水果乾來補充每天大部分的卡路里,建議每天攝取五到十二份。

第一層:由麵食、米飯、全麥或半全麥麵包組成;合理的攝取量為每天五到八份。

第二層:符合脂肪酸平衡的脂肪添加,如調味用的菜油、橄欖油,另外有必要時添加鵝油。油科植物(核果)也屬於這一層。每天建議攝取二到四分。

第三層:有肉類、家禽、魚類、海鮮、蛋;每日建議攝取量為0到二份。這層食物中還包括了好吃的黑巧克力。

第四層:包括優格、牛奶、奶油合乳酪等乳製品,建議最多每天0到二份。再這層中,還有豬肉食品、白麵包(法國麵包)、玉米片、白米和馬鈴薯。

頂端:偶而可以攝取的食物,如薯條、糖果、加工蛋糕、奶油甜麵包、汽水、鹹的烤油科植物,每週攝取0到三份。

除了金字塔內的食物外,還建議食用:紅酒(每天0到三杯);茶或草茶(每天一到五杯);香料(每餐);每天一顆含有百分之百建議營養素(無鐵、銅、錳和氟)礦物質-維生素補充錠。居住在曬不到太陽的地方的人,建議補充維生素D。